對於現今的經濟學有所認知的朋友,都不會沒有聽過Mankiw 同Krugman 這倆個名字。
Mankiw 的principle of economics ,有那所大學的introductory econ course 不是用這本書的。
他所專長的menu cost theory 又已經是macro 教科書必有的內容。他絕對是當今其中一位最頂尖的economist.
Krugman 呢,更不用說,應屈nobel prize 得主。有多少個international trade course 不是用他的書,他在international trade 的貢獻更不用多說。加上他對美國經濟政策的多番批評,多次一矢中的,可說是當今eocnomists 中最紅最頂尖的。
兩位如此厲害的"年青" economist 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活躍的blogger。他們都是econ 界最受歡迎的 blog 之一。
Krugman: http://krugman.blogs.nytimes.com/
Mankiw: http://gregmankiw.blogspot.com /
有趣的是,這兩位首屈一指的學者時有在各自的blog 上互相針鋒相對。
有一次,Krugman 對Obama 所組成的新經濟班子表示讚許,又以"hacks and cronies< /a>"來形容舊的班子,認為新的班子是一大進步。
碰巧Mankiw 是舊班子的一員,氣得他要找上新舊班子中的economists的排名來反擊。
鬼馬的Krugman 就以 "Touchy, Touchy" 為題給了Mankiw 一個回應。
未知兩人是否早有不和,昨兩人又來了。
Mankiw 寫了一篇題為"How Not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的文章來說明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不及tax rebate 能improve economy 's welfare.
Krugman 就寫了另一文"Bad anti-stimulus arguments " 來回應,不指名的說Mankiw 的說法是Econ 101 level economics (Econ 101 為Mankiw 在 Harvard 教的introductory econ course) 。
23 December 2008
Mankiw v. Krugman
31 August 2008
分享經濟成果的迷思
各大政黨、評論員以及壓力團體,向政府表達自己對各類型福利政策的訴求時,往往訴諸「分享經濟成果」這個金漆招牌。但在諤諤之士雖多,但政府往往只是唯唯諾諾,處於尷尬的境地。
政府之所以唯唯諾諾,當然是因為不願得罪巿民。民望於我如浮雲的論述,除了應對一時的質辯外,並無實質的意義,難以視之為特區的政治計算方針。但另一邊廂與之相輔相承的觀點,就是政府偏幫大財團、大商家,以致政府偏私的種種見解,以讓各大財團大商家獨佔經濟增長的成果,巿民無法受惠。
這個觀點容或可議。因為言者自言,少有循「經濟增長的成果」的來源作一省思。經濟增長,當然不能簡單化約為股票巿場暢旺,全民皆股下的全民暴富,但指的確實是甚麼呢? 我不懂得經濟學,這也許和宏觀經濟學有關增長(growth)的概念有關,但我簡單的將它視為本地生產總值的上升好吧? 而這個數字的上升,是各行各業的生產總值而計算的。問題是數值的上升,原因為何呢?
「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講法,有一個前提,就是「經濟增長」的成果,全賴大家的辛勤努力。而這種努力未能在各種的或顯或隱的回報中顯現,所以要透過福利政策去將這個成果回饋這批「理應受益者」。這使人想起獅子山下的年代,大家辛勤工作、互惠互勉,而努力必有所回報的美好光景。但時移世易,今天連羅文都已經逝去、獅子山下已成絕唱的時刻,香港經濟增長的成果,真的和以前一樣是靠全民的努力而來嗎?事實可能是殘酷而且相反,「經濟增長」,意味的是往往是判上判多重合約的剝削、大型機構「薄利多銷」式壟斷巿場以及將低技術工種縮排北移所節省到成本。所謂的「經濟轉型」,由勞工密集的工業,變成「高增值」的種種非工業性行業。而轉型前後的「經濟增長」,所意味的是由各種各樣的低技術的工人的努力凝聚的成果,變成今天的縮排剝削下的節省成本。對普羅大眾而言,經濟效率其實就是受剝削,經濟增長其實蘊涵自己要面對比以前更差生活質素的可能性。
在上者的猶豫,在於「經濟增長」正建基在人民無法得到經濟成果。事實上,經濟增長率,和失業率、就業不足率以及貧窮人數,當中不是我們本來以為的正關係,甚至是負關係。福利政策,和經濟增長依賴的競爭力,是不相容的。分享經濟成果,於政府的眼中只是經濟成果的消散。「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最後只是一系列短期派錢的疑似賑災行為,糾結在於經濟增長與與大眾分享成果,在今天的社會已變成一個弔詭。而這句矛盾式口號,原來就在於昨日黃花式的美好年代,早已消逝了,一切都是大家追憶之下的自作多情。
(這是BEN的文章)
24 August 2008
搞乜鬼X檔案:蝙蝠俠與威E-PART 1
二零零八年七月一日,一FBI探員於俄羅斯的一片雪地離奇失蹤。
人總是將所有解釋不了的事歸為靈異,於是他們透過Scully找上了Mulder。Scully和Mulder本來都是FBI的探員,Mulder認定她的妹妹當年是被外星人擄走的,因此一直深信有靈異事情的存在,而且他亦憑著自己在靈異方面的研究在FBI屢破奇案。Scully是他的助手,但現在已重拾醫職。
FBI帶著當日在雪地留下的木板造訪Mulder。這塊木板是這宗失蹤案的唯一線索,上面寫著:「這件事絕對不是WALL-E做的。WALL-E字。」根據專家研究,木板上的字是用上超過一億萬度高熱的媒介在億萬分之一秒之間與木板接觸而焊成的,專家一致認為當今地球的科技,無論在高熱的製造和速度方面,都未達到這個水平。結論是:這不是地球人所為。
FBI一走進Mulder的房間,即見到無數WALL-E的字樣,心想,此真神人也!再看清楚一點,Mulder的房間只不過是貼滿了《太空奇兵‧威E》、《蝙蝠俠‧黑夜之神》和《我要相信:X檔案》的電影海報。
奇怪的地方在於,X FILE的「X」,全都被剪下來貼了在WALL-E的臉上去。「是他擄走我妹妹的!」他一臉憤怒地指著被打了cross的WALL-E說,「WALL-E就是我一直尋找的外星人!」
雖然Mulder情緒激動,但FBI明白不可再拖,便向Mulder解釋此行的原因。
「對不起,我要起行找我妹妹,如果你的同事在我救回我妹妹前還死不了的話,到時再來找我吧。」Mulder說。Mulder隨即走進了洗手間梳洗,刮掉多月來也沒有清理過的鬍子,出來前問了句FBI:「帥吧?」FBI來不及反應,只胡亂地答了句「帥吧......」
「見你那麼口甜舌滑,就告訴你吧,」一直神色凝重的Mulder,突然佻皮起來,「WALL-E與BATMAN有甚麼共通之處?循這個方向想吧!」
FBI開心到彈起。無他的,FBI原來和Gordon非常老友,問他借蝙蝠燈簡直易如反掌。
BATMAN翩翩而來。「Hey... what's... up man?Where's... Gordon?And... who... are you?」
FBI無言以對,只是緩緩取出WALL-E的電影海報。
「這...不是...WALL-E...嗎?」只見BATMAN將海報捏得很緊,眼裡射出憤怒至極的不熄之火!
BATMAN和WALL-E果然有關係!
To be continued...
15 July 2008
旅者
夏日炎炎,漫長的假期又到了。在香港這麼悶熱潮濕的天氣下,趟若可以揹著背包,攜友闖進異國遊歷,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薀,將會是多麼的寫意難忘。
古人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能夠以自己的軀體,在同一個時空、不同的天空下,手持地圖在異地東奔西跑,確是不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樂事。人生悠悠長,加上香港人努力不懈的拼搏精神,行萬里路也不出為奇,反而是行在哪裏,行出什麼樣子,行出什麼人來才是妙趣。
在今時今日旅行社多如雨後春荀的時代,出外遊埠已不是什麼富貴人家的專利,精明的旅行社經已推出不少豐儉由人的套餐,一費包一遊,出門不用自己計劃行程,旅客在過程中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享受。說起真正旅遊之樂,個人認為不但不是舒適的過程,而是一種迷失自我、體力消耗過後,透過那雙沾滿汗水的眼睛望到的景色,最為刻骨銘深。
凡是什麼人生趣事,看上去是絕佳的享受,但往往忽略了當中有體力消耗的必要。不論你在家裏玩電子遊戲機、做運動、商場逛街、去海洋公園迪士尼等等,沒有一樣是非體力消耗的。可能這些事情屬短暫性,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未至於身心俱疲。但旅遊說的是數日以至數星期的「活動」,為什麼就認定出外旅遊是一種度假呢?若抱這種心態出國遠遊,不失望也會為之而掃興,最終敗興而回。
走進羅浮宮,你大概可以按照手上那本羅浮宮半天遊或 TOP 10 guide 去行,然而當你走到那幅蒙羅麗莎面前,眼見畫前站着一大班慕名而來的「朝聖者」,卻發現心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興奮,細味過後也弄不懂其意,心裏揮之不去的 只有Dan Brown 的 Da Vinci Code,在畫前辛辛苦苦騰出一個空位拍過一幅「到此一遊」的相片後,便繼續向第二個「名作」進發。走遍 TOP 10 之後,看過手錶發現時間尚早,你因此為自己的高效率沾沾自喜,並有意將餘下的時間嘗試遊畢整個博物館,但到頭來發覺自己只是在遊花園,再過一兩小時後腳趾發麻、肚子喊出聲來,頭暈目眩之下,突然給眼前一幅既神秘又美麗的雕塑所吸引,靈魂歸位後駐足觀賞,只有一句無語問蒼天之感。踏出玻璃金字塔,你驚訝自身對此遊的記憶如此零碎,卻僅僅留下一個雕像的殘影……
人生有多少時間不是行出來的?上天要你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睡眠,是好讓你有足夠精神與體力去享受每一秒的生活,旅行更加是不在話下。你花盡時間尋覓旅遊書,閱覽無數名勝古跡好去處,到真正踏進外國境地時,卻發現自己彷彿走進一個迷失世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有不斷向你轟炸的異國語言、有向你拋下奇異目光的旁人、有令你的味蕾為之一振的食物、更有使你嘖嘖稱奇的文化習俗,這一切一切文化衝擊瞬間向你湧來,還要適應全新的道路交通、文化秩序與規矩,突如其來的考驗在所難免,而這是單看旅遊書不可能了解到的,這正正是旅遊的真正「享受」。
世上沒有一件事是必然的,你要看到這些旅遊書上的迷人景色,便一定要經過一連串的乘車、排隊、擠擁、抓緊時間照相留下動人時刻等指定動作,這也許令人無奈,但卻是實在的體驗。
概括一點說,不妨練好一些體能、讀多一些當地歷史、辦妥可行的緊急應變措施、學一兩句求生句子、最重要是有了迷失的自覺,方可有機會享受到可一不可再的滿足感!
7 July 2008
當夢想遇上人生
如果你說夢是潛意識之下間斷的人生,
那麼我說人生是接連不斷的夢,又豈會過份?
聽說人之所以會憂慮,是基於人腦有一種人類獨有的區域,
而這區域可以對未來有所預感,是好是壞,隨心出發。
動物界由於沒有此「腦」,所以沒有聽過動物會為自身的未來憂心,
由牠們出生、成長、獵食、交配、繁殖到死亡,多是短暫而又孤獨的過程。
面對弱肉強食的自然定律,過日子就是為了明天生存而戰,如是者日子就變得有秩序地重覆。
我不敢誇口說動物沒有夢境或沒有時間意識,但在那般的生存條件下,
甚麼潛意識與時間規律都受到務求生存的第一理由所束縛,
甚麼理想與夢幻都因要面對日子的循環而不得不按常理:為生存而活。
太好了﹗夢跟生活原來沒有兩樣,動物精神上的煩腦並不相異於現實生活面對的困難。
各種動物均依照祖先遺留的一套方式繼續生活,不同地域和氣候衍生出各適其適的生活方式,
難怪每一種動物的生活就是藝術。
動物們既然以生存為生活的第一因,那麼不論潛意識與時間觀念在動物界存在與否,
所有事情均被局限在明天……不,是今天之中,
過不了今天,不就沒有明天,沒有後天或之後嗎?
一個物種的存在,就須要按其能力決定其延續性。
人可先進了,既繞過了今天生活就是為了明天的自然定律,
更因此將夢與現實生活分割開來,
結果是能力並非決定生存的唯一因素。
我們有社會,有政府,有家庭,個人意識崇高,
慾望便漸漸成為驅使我們生活的動力。
話雖如此,其滿足慾望的能力卻很大程度上與能力掛鈎:賺錢。
如今分裂開來的思維逼使人在想著如何滿足慾望之餘,也要為提升能力而生活。
重家庭或情義的民族,在這種現今生活方式特別處於兩難,
一方面要維繫不同家庭成員或親朋戚友的感情(夢想),
另一方面卻要平衡不同成員的能力和位置(生存)。
能力和生存與生俱來地緊密,
當一段感情線被能力的不平衡所動搖,
你要保留這一段感情,抑或是任由能力的不足或不平衡而甘願面對生活困苦?
這是現代人問題的根源嗎?
建現在,還是建未來?
3 July 2008
街燈
太陽無聲無息的離開我們,就是像現在那麼陽光猛烈的日子,給人那麼深的感受,它走的時候,我們總是很難察覺得到。然後街燈自動地擔起了照明的工作,即使是在月明星稀的晚上,街頭轉角的窄巷始終都是多得它才得到一點點的光明。
小時候常問街燈何以自動就亮起來,後來知道每一個區域都有一個探測光暗的裝置,只要感應到天色已暗,街燈就自然亮起來了。不過這種裝置很難碰到,記得有一次行山見到一個,幾個朋友貪玩想要試試讓街燈在白晝亮起來,於是一起抱著那個裝置,遮蓋了它感光的位置,然後公路上的街燈全都亮起來了。大白天樹蔭底下的燈光,與陽光比起來有點蒼白,走近一點看卻依然昏黃。
對,昏黃。昏黃是街燈的引人之處,那種昏黃教你每次經過都忍不住要看一看,然後作一兩秒的幻想,隨你的心情為昏黃燈光再加一層意義。難怪在電影中那麼多利用昏黃燈光營造氣氛的情節,可以是生意失敗心灰意冷腳步飄浮滿身酒氣的可憐男人;可以是家庭暴力之下離家出走滿身傷痕一腔眼淚的悲慘女人;可以是不被理解缺乏關懷心靈空虛含著香煙的孤傲學生,然後襯著荒涼的背景音樂,街燈照著的地方,連空氣都昏黃起來。
也許的確是悲慘的故事最能動人吧,街燈孤伶伶的在原地看著友伴射出一線線一樣孤獨的光柱,又令街燈變得像個悲劇角色。
對我來說,大白天樹蔭底下的燈光見證了三四個朋友天真的友誼,我希望有一日,夜晚昏黃的燈光下,站著的是一對互相依偎的小情侶,在他們背後,又藏著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1 June 2008
看藝術,想藝術
五月除了有自然災難,更是我身心災難的開始。甫放假,身心不知往哪兒放。
在中華兒女呼天搶地救災之際,捐了錢便去參觀香港國際藝術展(HK ART 08)。此為香港首度舉辦的跨國大型藝術展,除了賦予一個商業貿易的平台,更讓港人有國際文化上的接觸和交流的機會。
參展畫廊數目眾多、大小不一。其中滲透了很多近年嶄露頭角的東南亞畫廊,如中東的掛氈、韓國日本的創意小品及中國近代畫。
令到我感興趣的,莫過於首次親身欣賞到不同類型的裝置藝術,以及概念藝術的意念。裝置藝術意在讓欣賞者置身於藝術家所創的環境中,並從自身的角度來審度創作者的意境與空間。概念藝術的冒起則是十分石破天驚,它不僅重新界定了藝術品的定義,亦對近代藝術產生了一股「藝術在心中」的運動。
人們對抽象畫的評價毀譽參半,但從來都不會否定其藝術品的定義,因為凡是抽象難明之畫作,必是藝術﹗它讓不同人產生意想不到的意境,人們從來無須刻意猜度創作者本身的意圖,因為各花入各眼,你不欣賞總會有人欣賞。這種「理性抽象」之物形同很多高深學問般,既深不可測又撲朔迷離,但一樣為世人視之為學問。
但概念藝術可不同了,你從第一眼看了至到有人解釋了,仍會懷疑其作品的藝術定義者,就是概念藝術。Marcel Duchamp 的 Fountain,橫看豎看都是一個尿壼﹗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物件組合,湊合成一個個的藝術品,其抽象程度相比於抽象畫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說到概念藝術,其作品背後當然是有意思可言,但這非得有人落一番功夫追溯不可。概念藝術家嘗試用一種嶄新的方式表達藝術,其中一種就是以 ready-made objects (成品) 來創作。所以你見到每一個垃圾袋、桌椅、汽車甚至尿壼……都可以是一件傳遞創作者訊息的藝術品。
這種「藝術品」要成功,大前提是創作者本身要具備相當份量之餘,還要有一種劃破時代的構想來展現其藝術的特點。否則一件垃圾袋「藝術品」依然是一件垃圾袋。回歸問題的原點,這種成品非創作者所創,又可否稱之為藝術品呢?基於這個問題,概念藝術家本意就想讓大家重新釐定藝術品的定義,即創作意圖為重,創作結果為次。大眾雖然可能不認同這件「藝術品」,但創作者本身無須刻意迎合,因為概念藝術就是要將大眾到牽引到創作者的思路,並非相反,所以知名度的建立是完全擺佈於大眾的心裏,「藝術在心中」也。
回想起各聞名於世的藝術家,很多都擁有一段富戲劇性的一生,其悲蒼壯麗的生命與其畫作互相輝映,這使其有如神來之筆的作品錦上添花。意圖、過程是一個藝術家欲表達的最真切點,但其成品才是欣賞者所吸收到的,當中的落差很多時就要由欣賞者本身去填補,如了解畫者背景等。
藝術的定義廣,但說它表達美總不會有人反對。作品的美與創作者本身的功力有正面關係,在歐洲諸國有很多例證。但背後艱辛的過程無人知曉,若說因為成品有瑕疵而受冷落,這似乎又對創作者的一番心血,如意圖或過程等的糟踐;相反過來,藝術品之所以可以流芳百世,不是靠其永恒的完美嗎?
在導賞時欣賞到本地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蓮花。其中有些是失敗之作,即製作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副產品,仍擺放於成品之中。導賞員解釋,這是因為創作者本身欲將創作的過程完整地展示於人前,聽後有所反思。如果這件作品成功,那成功的是其失敗之作(即意念),還是其成功之作(即成品)?
28 May 2008
聚合眾時之德與眾時之惡
唐君毅先生曾在《學問與青年》中,據他的觀察提出一個想法。這想法是承中國傳統「天道性命相貫通」的思路而來:將人生按四時分為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對應四季,即春天配青年、夏天配中年、秋天配壯年、冬天配老年。每一階段各有其特徵及其可愛之處。而聖人則是得聚合眾時之德者。
他那篇文章是寫給年青人看的,所以特重春天。認為年青人朝氣蓬勃、有批判性,敢於對抗權威,以及是立生命之志的最好階段。如果年青人想保有年青人的幹勁,則要在青年時立志持恆以修德。
人生四時的想法毋礙是不科學的,但往往是直下存在的想法。孔子曾有相類似的想法,不過他以反面說,認為年青人血氣未定,戒色;中年人血氣方剛,戒鬥;老年人呢,就恕我才疏忘記了,戒的是吝嗇。
唐君毅認為四時可合一,在某個意義下,四時之反面亦可合一,即一人身兼眾時之惡。這種一身得兼眾惡的想法,只是一種玄思玄想,何況眾時之惡,亦根源於本有的氣質之性,以宋明儒的想法,是天生的動物性,是自有的,不經「存天理、滅人慾」的工夫是不行的,在這個年代,身兼眾時之善難,身兼眾時之惡卻甚易。
此中所提出的新想法,在傳統思路上有一個極大的謬誤,不知大家有否見到呢?
現實與理想
「人必定要有理想,理想是人的全部,沒有理想的人沒有靈魂,只是行屍走肉。」
「理想論只是騙子,在生活中根本沒有實現理想的可能,何必苦苦追求?」
以上兩句句子,你較認同那個?無可否認以上兩類人的想法都有點偏頗,但你是較傾向現實還是理想呢?
這兩個看似相對的概念被談論已久,事實上認真探討的人卻少之又少,尤其是最應該確立理想的年青人,很少會想想現實與理想的關係。年青人正正是上述兩種人的代表,有一群我們所謂「熱血」的,談理想談過了火,與現實脫節了;另一群冷漠的,認為理想只是德育導人向善的手段,完全否定了理想。
是啊,我們都知道很多人一生在追理想也追不了甚麼,與其在連番挫折中不斷被打擊,何不向現實低一低頭,將自己的一生都付託予命運,見步行步,平淡似水啊,人生可不快哉?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我可要恭喜你,我實在沒那麼灑脫,心甘情願被置於命運的棋盤之上,將自己的獨特之處慢慢消磨,真真正正的成為一個沒有靈魂一式一樣的都市人。
空談理想有啥用,看你怎樣養妻活兒,侍奉兩老啊。當然,我們從不空談理想,我們處於現實又怎可棄現實不顧呢?在顧及現實的情況之下追求理想,有何不可?
話是這樣說,但實行上來很難啊,現實與理想常有抵觸呢。伸手可及的理想,不追也罷,實現理想從來是一件難事。於現實中追求理想,我倒覺得王貽興是一個好好的例子。作為中文系生,對於師兄的言行,感受至深。標奇立異然後做自己想做的,這樣才會有人注意,當他推動文學的理想達到的時候,自然就有人替他平反,然後再做回自己。
理想當然不是想追就追,我們事前要做的,是要將現實先變成可實現理想的平台!空說現實與理想有抵觸的時候,何不嘗試打破他們,一見到困難就逃避,又是現今都市人另一樣常見的毛病了。
以「英雄造時勢」來說明我的論點也頗貼切,實現理想的平台並不是一早為你而設的,是要你自己經過努力才能開創的,雖說東漢末年的動亂是歷史的結果,但沒有曹操劉備孫權的苦心經營,又何來天下三分之局?當中又有多少嘍囉於動亂初期就被消滅?要做曹操劉備孫權還是嘍囉,先看你開創時勢的恆心了。
這似乎又牽涉到追求理想也要自量的問題了。這裡先避一避,有空再談吧。
21 May 2008
災難背後的尋兇記
四川地震是天譴。一言可以喪邦,一句話可以使作者在網路上被不斷鞭屍。
結果一場又一場的批判活動。故然原作者並無科學知識、無民族熱情、無人文關懷……但問題是,天譴論的背後邏輯,卻重覆又重覆地被我們使用着。
天譴論,災難源於統治者不德,上天的預警,是中國古代的「常識」,而災難的對應方法,是要統治者修德,重行修齊治平的八綱領道德條目,這解釋了災難的原因,並為災難做出了相應的「振災方法」。
在科學的角度看,這自然無稽之談。但當我們迷除了迷信,而科學儼然是另一種信仰的重臨之際。對於地震的解釋,有沒有進步呢? 記得讀《唐山大地震》,有一幕就是將地震的災難,歸咎於地震局的人士。地震局應該要精確預測地震好讓人預防,地震局人士結果變成過街老鼠了。
此處彰顯了一個思想盲點,就是任何壞事都有背後的犯錯者。結果天災也許是統治者的失德、也許是地震局職員的失職,或許是其他某些人的尸位素餐或無惡不作。不但是天災,連各各的人禍、社會的蕭條、政治環境的不和諧、以及股巿的突破狂瀉,背後都有一個邪惡的「大佬」。
只有擁有某種對社會的洞察能力,就可以看破這種迷思,其實是大家面對極之混沌的社會,將平時的生活思辯方式套入去此混沌,大家嘗試在混沌中尋找一個穩定結構,將平時的思考模式放諸四海。循這個思路,大家生活於混沌,想在混沌之中如魚得水,就要在明白混沌的運作。但混沌之為混沌,就因為其難於明白,結果大家就將自己明白的,放在混沌之中,變成了一個「客觀的」規則。
地震的損傷慘重有誰要負責呢? 聖火不斷被搗亂,是誰的陰謀? 股票的狂瀉,哪個萬惡的投資大戶的陰險計算?……大家不知不覺間,大災難又變成了一場尋兇遊戲。和小朋友扮福爾摩斯一樣,氣鼓鼓地追查真相,往往背後就基於一個信念:「誰偷走我的乳酪?」
16 May 2008
慷慨解囊
五月一場緬甸風災,再來一場四川地震。兩災事發時間之密、位置之近,使人感到是風災欲止地震又起。
兩地均傷亡慘重,令人痛心疾首。天災難擋,但人禍可免,兩國政府於天災救援態度上南轅北轍。先有緬甸政府拒絕國際救援組織進入境內,在分秒必爭的人道救災事件上,政府拒援態度之強硬真是令人髮指。不止於此,人手不收收糧食物品,卻收盡軍政府的袋中,緬甸政府繼僧侶遊行事件上又增添難以清洗的惡名。相反,中國適逢奧運火炬傳遞期間,發生了似舊日唐山惡夢般的世紀災難,果斷暫停火炬傳遞項目,萬眾一心合力救災,與緬甸政府形成強烈對比,恰恰凸顯出中國政府重視民命、克盡人道救援工作的決心,在國際層面上可以一抹以往烏氣,可謂今次災難中不幸中之大幸。
緬甸政府貪污無能,國內經濟不景氣,社會建設簡陋,一遇強力天災自然沒有足夠人力物力協助救援。反觀中國,這十年經濟國力再起,面對地震,死偒依然眾多,反映到國內經濟發展迅速之餘,亦要積極改善社會建設,改善以往「豆腐渣工程」之弊,乃通往發展國道路必須的。正如新聞報道所指,四川汶川市是地震重災區之一,但唯一連接該市的通道卻在地震中震斷了,嚴重拖慢了救援進程,其他區情況亦然。那種有心無力感,有時候真教人氣餒……
信報練乙錚博士在其專欄提出,中國是時候考慮發展地震預警機制,實在是理所當然。地震預測(或推測),在近百年的功夫上,依然只及皮毛,可見準確「預測」地震發生之時機,真是難過登天。退而求其次卻相當有用的,則是預警也。這雖然是個要配合國民教育與科研的長遠發展,但卻是值得投資的重要項目。
聞及四川之慘況,孤兒無數、失去至親、家破人亡之痛,香港人很難身同感受,卻也不減其踴躍捐助之風。各路英雄亦傾巢而出,盡力薵款賑災。在此想起一個自己掙扎的一個問題:做義工還是捐錢。看到身邊朋友同學,對兩者當然都相當支持,大學中更有多個社會服務莊。但不難想象,肯投身義工行列者必屬多數,動機不問可知。我自己較喜歡捐錢,視之為雙重貢獻,一來可以將時間轉為價值(賺錢),二來可以將價值轉到成本效益較大的慈善機構運用,既滿足市場又滿足心靈,畢竟坦白而言我不太喜歡做義工,而且不會做得好。這幾句說話相信會引來不少人(至少心中)的怒火,但我希望得到正視。換得到什麼?不是CV多幾行義工經驗,只是一份助人的滿足。
12 May 2008
《戰鬥司書与追想魔女》讀後感
是的,又是輕小說的讀後感,原諒我的低俗罷~~~(相對沉溺於二次元的我,大家的人格文章素為不材的在下佩服)
《戰鬥司書與追想魔女》(下稱《追》)是日本輕小說家山形石雄「戰鬥司書」系列小說的第五本。書中建構了一個類似美國淘金熱的年代,長年刮起的風總帶着黃沙,燒煤燒到連天都被燻得迷迷濛濛,鎮中熱切的希望與伴隨頹廢的墮落,中間的是一班名為戰鬥司書的組織,與邪惡的「神溺教團」的戰鬥。書中,所有人死後,他的記憶會化為「書」而被出土,人踫到「書」就可視像化 (visualize) 那個人的一生。而所有出土的「書」都被移到「邦迪亞圖書館」,圖書館由司書管理,而司書中的武裝司書,除了「書」的問題,大概亦會想世界警察般維持國與國的勢力均衡,是富有正義感的組織。而神溺教團,是吹捧個人主義的,個人的到達天國,是一個秘密組織,其中有一個叫「樂園管理者」管理,有三層,上層叫「真人」,是甚麼都不用做就可以上天國,其中還可以要「擬人」去侍奉他。「擬人」要侍奉「真人」,有若干功勳後才可以上天國,而最低下的叫「肉塊」,是一些被喝下忘郤之水(名字我忘了)的人,被「擬人」像養家畜的方法豢養着,用來為教團作不人道的實驗或人類炸彈的。這三層的遴選機制是非常奇怪的,似乎由「樂園管理者」隨意分配,但事實上有若干標籤,似乎與真神有關的。武裝司書要設法去消滅此組織,而教團亦視司書為敵。
我嘗試簡單去描述這個系列的背景,目的是是分享第五集的一些我見。
武裝司書沃肯因為圖書館館長(其實職位名稱是代理館長,但有館長之實)哈繆絲在一次戰鬥中屠殺一些無辜的「肉塊」,背棄「武裝司書的正義」,密謀彈劾哈繆絲,不惜偷去圖書館的追想兵器魔法人偶,與失憶的證人奧莉薇亞逃走,被視為反叛而被追殺,最後為哈繆絲所殺。
故事最耐人尋味的是哈繆絲最後所揭穿的真相,其實神溺教團是由武裝司書所立的,「樂園管理者」是由歷任圖書館代理館長指派的,亦即是說,司書是容許教團的胡作非為。而沃肯所目睹的屠殺,其實亦已被眾武裝司書所知。
這裏牽涉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簡單來說,沃肯將武裝司書的問題,歸咎為個人的道德問題,所以要貫徹「武裝司書的正義」,但哈繆絲卻指出,這個問題,根本就是組織的技術問題。哈繆絲本身就是壞人,但前任館長佛特納本身就是正義的人,但亦要作邪惡的事。亦即說,所有的問題,根本就不是道德問題,亦不是最上者的問題,這是組織的問題,背後的是不為個人意志轉移的結構力量的問題。
黑格爾曾以為中國沒有個人擁有自由,只有皇帝有自由。這個論斷早為後世所推翻,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就指出皇帝的自由亦被限制,背後控制的是一種集體意志,所以國家清明與國之將亡,根本不能歸咎於皇帝的問題。我們有一個傾向,在歷史上將歷史問題的種種原因歸之個人,在現實中亦將一些議題的「第一因」放在某些個人身上,於是有盲目的攻訐和褒貶。事實上,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個人的失德,而在於外在的因素。用C. Wright Mills的術語,這是public issues ,而不是private troubles。
寫完讀後感後記:自己傻咗,本文有成千二字,但係真正想表達的不到四百字。這絕對是個人的問題。
11 May 2008
請支持援助緬甸風災災民
這是一個簡短的post。 相信大家近日有聽說過緬甸方面受到強烈旋風「納爾吉斯」吹襲,死傷情況嚴重。據報估計60,000 至100,000死去或失蹤。 加上當地沒 有沒 有 潔 淨 水 源 和 衞 生 設 備 等 提 供 予 緬 甸 災 民,估計受災的人數可達1,500,000人。
其實如果你有一張信用卡或者網上理財的戶口,向救援組織提供捐款是件容易之事。看到如此嚴重的災情,我認為不埋當地政局如何及救援機構的實際作用如何,伸出援手,作捐款支持都會不會是錯的決定。相信一百幾十元的捐款亦不會對大家有太大的困難。
這裡是樂施會的捐款資料。 這裡是UNICEF的捐款資料。
希望大家可以作出少少援助。
8 May 2008
Once‧《一奏傾情》 (By Naomi)
雖然有點遲,但我想說說"Once"這齣電影。
當初選擇入戲院看"Once",只是因為網友一句「平實真摰,淡淡的令人回味」。電影開始,是一條古典樸實的歐陸街道,站了一個拿著吉他自彈自唱的男生,他白天賣唱,晚上自娛,自得其樂。一個晚上,男生在街頭的演唱吸引了女生駐足觀賞,「這首歌是寫給一位女生,對不?」女生的唐突使男生苦苦的笑了一笑。然後,他們圍繞著一部吸塵機,發展出一段淡然優美的關係。互相欣賞,互相愛慕,他們之間沒有甚麼盪氣迴腸的事情,也沒有浪漫動人的情話,有的只是兩段不願再提起的過去,以及一份對音樂的熱情。一首接一首的歌曲伴隨著故事的發展,近乎完美的把感情都表達出來,不造作,不突兀,自然流露,歌詞隨著每一個音符坎入人心。
這齣電影無論在人物、情節、拍攝手法都很現實,予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電影中的他們沒有名字,沒有精緻的臉孔,更沒有華麗的服飾,男的正職是修理吸塵機,女的是在大宅當清潔女工,他們只是兩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生特意找男生修理吸塵機,結果她拖著壞了的吸塵機,跟男生穿梭旺市走了半天,寫實中又帶點惹笑,很特別。因為本片是低成本拍攝的關係,本片的影像粗糙、搖晃,不過這瑕疵反而為電影添加不少寫實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兩個主角活在彷如在身邊。
而我最喜歡的情節,是男的駕駛摩托車,載了女生上山時的一段對話。女的是捷克移民,已婚,丈夫在捷克,有一個小女兒。女的與丈夫根本無溝通,與男生相距甚遠。在山上,男的問女的,「你還喜歡他嗎?」,女的只是輕輕說了一句"miluju tebe",男的不明所以,女的堅持不說。其實,她喜歡他,十分十分喜歡他,只是她還要顧慮年幼的女兒、年長的母親以及在捷克的丈夫,她明白他們根本不能在一起。於是,理智的她不直接告訴他,「我愛的是你」,因為說了又如何?說了又可以如何?就讓那份情意藏在心裡,永遠珍惜。
電影結尾,女生在家裡彈著男生送贈的鋼琴,鏡頭一拉,由女生的家拉遠到整幢紅磚房子,鏡頭再搖過去拉闊,一輛公車從遠處駛來,然後畫面徐徐淡出。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卻又那麼細膩動人、真摯清新。完場時,我的盈眶滿是淚水。
結局我不說穿,留待你們親自感受。
哈,其實我還未考完試,只是"Once"深深觸動了我的心,它的畫面、音樂至今仍不斷在我的腦海縈繞,使我不得不暫時放下筆記,回味一下"Once"的種種。
宣傳片的一句說得好:
"How often do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
"Once".
宣傳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mIpwx5lA5I
奧斯卡得獎歌曲"Falling Slowly":http://www.youtube.com/watch?v=CoSL_qayMCc
5 May 2008
潮語入卷:填鴨不填鴨問題的最新演繹
潮語入試卷,激起驚濤駭浪。
考生們狠批考試局。社會輿論紛紛表態,亦多站在考生立場。這種表態,其實是弔詭的。
我上年才考過高級程度會考,自然明白考生的複雜心情。我們一起狠批考試是「填鴨」、「背一埋無用嘅嘢」、「根本唔知係乜但就係背」。考試制度對於考生來說,是萬惡的。但考試卻是必要的罪惡,因為它回應努力者。一個低下階層的學生,透過考試,可以到大學讀商念醫,考試從根本上就是促進社會流動的,雖然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對考試促進社會流動提出質疑,但不可否認的,考試總算給努力(背書)者一個可望可即的應許。
但罵歸罵,考生一方面罵背書,但當考試局放棄「填鴨」,引進了「玩嘢」的題目。我們又一起罵,這種心情是很複雜,第一個原因,就是考試給予的應許消失了。我們厭惡填鴨,考試局回應了我們,帶來了是考生更大的恐懼,沒有了填鴨,我們好像更不踏實。我們努力背書——盡歸我心不甘情不願——而可以預期未來穩定的生活。潮文入字,姑不論是否對流行文化的誤解,或者是鼓勵考生用潮語,對當場考生最切身感到的,是一種不安感,或者如考卷所言的「O嘴」。諷刺的是,這是安心感向來就是由填鴨帶給我們的。
考生感到不安,考試局亦被千夫所指。考試局不明白,沒有人喜歡填鴨,沒有人喜歡「求學就是求分數」,但衡量之下,考生會更不想失去考試帶給他們的應許,對於自身上流的機制,考生不會容許一點兒的內心不穩定性,家長亦不會容許。事實上,為了對抗考試局送來的不穩定,補習社就出現了,就是聲稱他們能夠看破考試局千變萬化的招數,他們的奇技淫巧,或者應該尊稱為「考試技巧」,其實只是想在不填鴨的考試之中變得填鴨,而重拾填鴨這種安心感。
潮文入卷只是一個契機。考生的不安感,很早很早就在各論壇中出現。只是這次潮文入卷,同時引起捍衛語文純潔性的學者和流行文化鬥士的聲援,終於變成炙手可熱的社會話題,這當我們正本清源,就會發覺,這又是填鴨不填鴨這種老掉牙的問題,以及學生對填鴨制之間愛恨纏綿。
延伸閱讀:
張彧暋:〈超填鴨社會的來臨〉及〈超填鴨社會.超改革神話〉
這兩篇文章在互聯網已經是出名的舊文了。當中分析填鴨制鞭辟入里,值得一看。因為太出名了,所以唔post link。
3 May 2008
《此刻,我與您在一起》By Geo
《此刻,我與您在一起》
夜深了,繁星隱沒,孤寂無聲。
獨倚在玻璃窗旁的,是您無助黯然的眼眸。那雙失去焦點距離的空洞中,載著悠悠的哀戚。「此刻,您在哪兒?」您痴痴的問,泛白的指尖,一分一寸的隔著玻璃在我的臉上來回輕拭著。溫柔專注得竟任那點點晶瑩自妳的眼角溜走,滾落妳的腮邊,沾濕妳的柔絲。虛空的室內迴盪著聲聲如泣似訴的嗚咽。
無聲的淚滴落在照片上,我的臉上一陣冰冷也無息淌下。此刻,我撫上妳輕皺的眉頭,但當您我相碰的一剎那,您的體溫卻自我指尖點滴流走。
此刻,我知道我與您在一起,您卻再也不知我有多愛您;此刻,但願我能再一次抱緊您,溫暖您哀戚的心眉。
1 May 2008
附草。
「今天,天氣很好。」
我下意識抬頭看看,那垂掛在布簾上,窄而長的四格框形窗,的而且確透下了一稛白亮光束,我猜想那是來自外邊絢爛的陽光,而光團中卻藏有了呈灰且濛數之不盡的白點。
在潮濕且黑的木室中,偌小的空間,只令我覆思量「狹仄翳焗」四個大字。字與字行在我腦袋中來回盪現,然而這急遽而暈眩的感覺,直教我目眩神馳。
在我從現實中抽離的一刻,那隻與我結了永恆羈絆的瓷偶,啷噹一聲,把鼻樑重重撞在桌面上,幸好在小小的木室中一切與木相連,也因此,鼻樑才不致摔斷歪掉。一團嬝嬝的僥倖感直從我空蕩蕩的褲胯裡冒起。舉起手往額上抹一抹汗,該沉實、厚重的汗珠,與及比體溫微熱的觸感,換之而來的是一抹冷汗,冰冷的汗。
我從沒想過在如此熾熱的仲夏,掛在眉心間的,竟會是一串接一串的冷汗珠。
我很久沒有靜下來與我的瓷偶說過話,也同時間很久沒有聽它說過話,而我該知道在這個我與它的樊籬中,能與我四目交投,坦蕩相待的也只有它。出於一絲懼怕,我曾想替它再添一層樊籬,也許是個帶裂縫的玻璃箱,好讓它成為一尾金魚。
我還沒有為妳介紹過我的瓷偶。
我的瓷偶跟妳從東南亞巡遊時帶回來送我的並不一樣。我的瓷偶鑲著藍色玻璃眼珠,無論你由左走到右,再由右走到左。它都會隨妳的眼波一直走,一直死勾勾地瞪著妳。然而後來認識它的人都說,它比誰都慈祥和藹,只是說話非它所長。
可是,它曾經親口對我說,它想要人抱,而它也想嚐嚐朱古力。我忘了我最後有否滿足它的渴求,我推想我有,大概是,我的心腸一向都很軟。就算是小小的願望,說下了,我就會偷偷把它埋到泥土裡,靜靜守候它發芽結果。其實我,也只是牧園裡的一個小小園丁。
我與瓷偶的生活每天日復一日一般刻板。而刻板的黑夜中,往往能找到早已失落的謐靜。在我往後的人生中,曾一度為那份謐靜而唏噓,直至後來才了解到謐靜的可貴。究竟妳,有沒有看過繁星滿天?有沒有聽過草海中獨有的海濤聲?其實那並不是文人筆下的沙沙聲,草裡間蛙叫蟲鳴,都替草海中的虎嘯風聲,塗上一層破滅的爆竹聲。而我竟到最後才發現,在我平而白的路途上,墨青與淺綠,已是我一生中最繽紛的一點。
從菜圃走向稻田的路,均鋪上了鵝卵狀的小石春。我每天都與我的瓷偶赤著腳走過這為世人所摒棄的路。我不懂為什麼人他們都不屑用鞋穿著走這路。可是,明明他們都不需下田去。
我看著四周一片風華正茂,而我卻被遺棄在原來的斗室內。我耳畔聽到瓷偶最後的一句話,而我,只是個一個不能再破舊的破舊稻草人。
20 April 2008
游走在張五常與張德勝之間
張五常曾經是我的惡夢,這是那是高考經濟……唉,不要提。
這個Sem take了張德勝的course,他在最末一個topic「鄧式社會主義」提到張五常的理論,還推介了《賣柑者言》。話說我屋企好似有(影印版?),不過也懶得找出來了。
既然產權對我course這麼重要,我就在這裏introduce(?)一個概念:「租值消散」。
書中提到一個非洲草原「租值消散」的例子。
作者指出以氣候及土壤而言,這草原很適宜種植大有價值的杏仁樹,但因為草原是公共產,沒有人種植果樹,而是把土地用作畜牧。於是,土地應有的租值就大幅度下降了。
這牽涉到兩個問題:(1) 因為草原沒有界定產權,所以原來的租值被大幅消散了。(2) 但為了使租值不完全消散,所以土人透過改變原來的用途,去使租值不會完全消散。
前者十分簡單,因為土地沒有產權,所以任何人一種果樹,未結果就會被其他人砍去當柴燒。因為在公家地砍樹在非洲是沒有問題的,租值於是消散。
後者卻牽涉一個很有preductive power的論斷。原來某些行為是基於產權不明而出現,所以在產權不明時,我們可以至少知道人可能會改變其用途去滅低其租值的消散。
舉一淺例。話說我妹身處會考危急存在之秋,為了不讓她分心,於是我就不想在她面前玩電腦了。所以我就閂門玩電腦了。但由於使用的電腦的產權沒有界定好,所以呢,我妹有時入房找東西,我就要扮做其他東西,浪費了做電腦的時間,而無人會得益。
1. 由於產權沒有界定。使我有時候要close了遊戲,在我妹在我在的時候,電腦帶給我的價值租散了。
2. 但為了使租值不要消散,所以我就改做其他東西,聽歌、打拾圓post等等,這些都有value,所以我是透過改變用途去使租值不要完全消散。
明白了沒有。
其實我又想到另一產權要點,即所有權問題,張五常分析產權只包括三個部分,使用權、享受其使用的成果權,以及自由轉讓權。而所有權不重要。張德勝教授認為這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的根據,在不影響了公有這共產黨合理化自己的價值泉源,提供了巿場經濟的方向。
用我這個例子,就是:電腦是父親買的,但產權的界定等等,即此三部分的界定,不用與所有權有所牽連。
17 April 2008
字字珠璣
從來不認為說話是一件簡單的事,能像政客般句句贏得無數掌聲者,更加是天賦加上特訓的成果。
話說得動聽,使聽眾們陶醉於那旋律般的聲線之中;話說得語無倫次,使人頭暈轉向,聽得辛苦之餘心裏也緊張。雖然後者大有人在,但人們不應基於這個理由,因而剝奪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
自己的「潛水」期很漫長,當同學們知道口中所謂九七年是公元一九九七年時,我仍然深信這個世界只有九十七年的光影,那麼很多公公、婆婆也較地球老啊﹗Silly me……因為自己對外界接觸,或許嘗試接觸的動機不強,所以對很多事物都不聞不問,甚至乎連第一次坐飛機的恐懼(或興奮)也無影無蹤。
長輩鼓勵小朋友要多讀書,而我只會對百科全書的圖片有興趣,其餘時間不是聽錄音帶講故事便是電視早餐、午餐、晚餐及常餐。
是甚麼令我感到存在,開始與這世界連繫呢?並非笛卡兒的「我思」,而是「慎字故我在」。
來到香港,被父母安排在一間佛教小學讀書。開始時,除了自己名字、「馮老師」、校長、一二三四五等之外,甚麼字也不懂了。第N天上課,排隊去禮堂周會時,聽後面的同學說「行啦﹗」,還加上背後一掌推來。回到家問爸爸,才明白「行啦」原來意謂走快些。也許這是我第一個自己學曉的中文字,從第N+1天開始,我便差不多每天都對人說「行啦﹗」,又真的會使人步行向前,中文is wonderful﹗
但往後可以學到的字,十分奢侈地少,可能是來來去去都是與同學說的日常用語,加上看卡通片多新聞報道少,對中文字的認識有限。和朋友玩遊戲,出IQ題,聽完答案也騷頭示意不懂便可見一斑。奇怪地書是讀到的,因為是文字符號,但永遠也不會知道意思,考試不是填充就是配對,與書中的「圖案」一模一樣,跟本不是考知識,而是考記憶。
吸收最豐厚的,便是從老師口中的教導了。當明白了他們的一字一句時,你便離懂事不遠了,至少我是這樣。你的視線有目標嗎?這是目光。你的耳朵有聽到甚麼嗎?這是聆聽。兩者在乎對字的明瞭。正如朋友說學新語言,一開始便要學當地粗口、潮語,起碼被人罵也知道,認識新朋友可以有話題。
從明白到曉用字,是一段迷失的旅途,過程蜿蜓崎嶇,更會有死胡同。要學說話,便是這樣。能夠有勇氣表達意見者、發問者,難能可貴。面對講者,可會有聆聽的耐性及慎字的目光嗎?相信能夠這樣一生受用不少。
汪洋廢話之中埋藏著鐵達尼:字字珠璣。
11 April 2008
批判思考的迷思
現代人想說批判思考 (critical thinking),認為批判思考為現代人的特質。這實在呼應資本主義下人的孤獨。
批判思考,是一套拆解的過程,用社會學的術語,就是debunking。事實上,任何真實 (fact) 都是建構的(constructed)。人唯一可以知道真實的,只是流變的現象。人是抽象的動物,往往是流變現象,整理出規則。但此規則,是抽象的,而可以是錯誤,因為流變沒有方向性的、充滿偶然的,Nibert不認為世界上有理論,只有觀點 (perspective),就是這個意思。
現實社會最常有的規則,是常識 (common sense),這是一套理解世界的語言。沒有常識,我們不能在現實社會生存。但常識是建構的,是穩定為務,視社會為一成不變的東西。批判思考,主要就是反思常識。
但事實上,任何建設性的理論,以同樣的理論觀點去看,都是把流變思考不變化。所以批判思考,往往不能使人安心立命。因為它將所有令人安心立命的理論解構。
另一方向,若將批判思考視為安心立命的方法,即犯了自我否定的理論。因為批判思考本身就是建構任何穩定的理論,而將批判思考視為穩定理論去看,就是自我否定。這就Peter Berger所犯的謬誤。
9 April 2008
西藏問題
這陣子西藏問題甚囂塵上,不知大家有甚麼看法?以下則是一個旅居加拿大十五年的華人拍的一段短片,我認為大家值得花一花這七分鐘去看一看。(要留意有英文錯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9QNKB34cJo
看完之後大家又有何反應?你覺得他所用來與西藏情況相比的例子用得恰當嗎?
在大家忙考試忙論文忙莊務忙玩的時候,不要忽略世界大事及自己對事件的看法。
29 March 2008
咫尺間的鴻溝
我走呀走,逾過一個又一個的鴻溝,奈何時間一點一滴地溜走,你我仍停留於天各一方的盡頭……
姑勿論你與我是多麼的相似,距離仍舊存在,揮之不去。是我的態度令你覺得我遙不可及嗎?是我的言行舉止令你感到受傷嗎?還是你,沒有錯,是你,讓這距離反反覆覆地擴大。
聽到人們說上帝總是公平的,可是為何你我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你說每人有同樣的廿四小時,但有些人花上半天做到的事,其他人卻要十年寒窗。你說十隻手指有長短,但他十隻手指都比你短。
我記得有一次和家人吃午餐,甜品是雪糕,有兩種選擇:綠茶或芝麻。其他人全部選綠茶,唯獨是我選芝麻。結果是其他人分寶藏般搶吃我的雪糕。這便是距離。
距離是永遠存在的。只要這個世界有多於一個人,便有距離。而人生的其中一項最為難巨的任務,非縮窄同輩之間的距離莫屬。家有兄弟姊妹的,小時候要爭竉,便得想盡辦法討好父母,被冷落的(自己心理上),便要縮窄兄弟或姊妹之間的距離。長大上學去,又要為縮窄同窗之間的距離,不論學業成績或課餘活動上,而弄得焦頭爛額。到中學,甚至大學,社交圈子闊了,又要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極力游刃,務求達到彼此心中無情亦表面有情。
你語速快過我,我便沒有插言的餘地;你詞彙多,我便沒有表達的餘地;你身體強壯,我更沒有反擊的餘地。
人人平等這句說話已用得氾濫了,即使你成功令到地球表面上每一個人都享有同等的生活條件,但思想上的平等卻費盡心力也只會有心無力。事實上,你有這種思想,並不代表人人希望如是,這已經是一種距離了。於是乎出現了永無休止的追逐及競爭。
均衡點,似乎是人人平等,這是馬克思的哲學,但歷史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
人類可以像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一樣,環環相扣但彼此沒有衝突嗎?缺了一環,便出現骨牌效應,某些種族絕種,這不是自然界的定律嗎?為何人類可以抽離其中?是的,不可能。
物以類聚是積極縮短距離最簡單的方法。父母常言道:「千萬不要群埋於不良分子」,這些老生常談,的確沒有錯。
不要這麼悲觀,積極一點吧﹗距離雖然存在,但透過努力亦可消除隔膜的。這也是我認為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看完這篇文章,你我的隔膜又減少了。
27 March 2008
The impossible drawing
大家對以上這幅作品,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日本動畫之中,每逢出現時空交錯的情節,很多時候便會看到類似的畫面。這就是 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其中一幅名作:The Relativity.
這位斐聲國際的荷蘭平版畫家(lithographer),以他獨特的空間哲學及高超的平版雕刻技巧,使世人重新打量何為視覺空間的標準。
Escher 年青時被老師批評過作品平平無奇,更叫他作畫不應那麼死板,要將挾窄的思維擴闊開來。幸好他的藝術創作步伐並沒有被老師的負面評語趾住,否則便會白白窒礙了一位傳奇畫家的成長。往後的他,成果如何,有目共睹。
早期欣賞他的畫作最甚者,並非普羅大眾或藝術家,而是數學家、物理學家……Escher 擁有着對空間的獨特觸角,從而使他能夠畫出一些被喻為impossible structure 的作品。如上面的Ascending and Descending及下面的Waterfall,便繪出使人再三回味的視覺幻象(Optical Illusion)。這些非以圖象表達不可的感觀享受,是採取了以獨有角度來呈現空間佈局的技巧。很多後人將其作品立體化,再以360度觀察其結構,發覺在任何角度看,除了一處,便不會有畫中的效果。得出的結論是:Escher 獨具慧眼﹗
另外一點使一眾數學家著迷的,便是Escher 的mathematical drawings,像以下這幅Sky and Water。
使我們更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Escher 本人是欠缺對數理的訓練的,單憑他本人對形態的觀察及敏銳的眼光作畫,有些電腦平面創作員更聲稱,以電腦輔助也需花上數天才可重生他的作品,何況單用人手……不﹗是用雕刻刀﹗
Escher 畫作的神秘之處,正正是人類的好奇心及藝術融為一體的最高境界。和其畫家一樣,作品要有一種comes out from thin air 的虛無漂渺感,這也是藝術本來的原意:以具體形式伸展理性的抽象思維。
有興趣者,請瀏覽這個網址:http://www.mcescher.com/
22 March 2008
動畫《灼眼的夏娜》蘊含的存有論探索:得啖笑的吹水實錄。
1. 封絕的建構實為「第一因」思想的再建。
《灼眼的夏娜》中最重要的是高橋彌七郎在當中的世界觀,其中在大家作戰的時候有一經常使用封絕,據《維基百科》所載的「封絕」:
與世界「因果論」相離的的事物,其內部是靜止的,外部是隱藏起來的無形空間,被稱爲「因果孤立空進行封絕的話會卷走周圍的陽炎之壁,在地面出現以奇怪文字組成的紋章,天才自在師「螺旋的風琴」而編寫的自在法。「紅世使徒」吞噬「存在之力」時隱藏身體。而火霧戰士與「紅世使徒」是在戰場上實現封絕的。封絕內部的世界是靜止的,但不影響紅世使徒與火霧戰士及其擁有寶具的關係者既行動。要恢復在封絕中造成的損害需消耗存在之力。
封絕的出現,是違反現世的因果規律,既在絕對靜態的環境(在現世去看),即在封絕內的所有變化,是靜的所有變化,即變動亦是靜,這和中國思想「第一因」,即「太極」是一致的,太極時刻在變,不能不變,但變動的太極亦是最高的太極,氣化流行,正在第一因的本色。
而封絕的損害,可用存在之力作補損,但作一判定:若不以存在之力去補損,封絕其實會對世界作出果的損害,但此果不能在世界找出「因」,嚴格來說,是違反「因果律」,亦即是說高橋把世界追不到因的果放置在「封絕」,而源於「紅世」此平行世界,即「紅世」的構想,是一個第一因思想的再構。
2. 存在之力富有唯心思想的特色。
所謂「存在之力」,據《維基百科》所載:
維持現世一切事物存在的能源,「紅世使徒」在現世顯現和發動自在所必須的根本能源,爲了能夠達成其目的,「紅世使徒」才會襲擊人類,將擁有相近能量的人類化爲魂火,吞噬後獲得「存在之力」。
被奪去「存在之力」的人,會變成「火矩」:
被奪取「存在之力」後用所留下的存在作成的代替物。由於在消亡的瞬間會造成世界的扭曲,爲了避免讓火霧戰士察覺,「徒」要將人做成那樣來反映世界當前情況,將存在與消失給予世界的衝擊平衡。爲了製作本人的燃燒殘留物,要保持由來的記憶人格,生命活動能力。在消耗殘存的力的同時,人與周圍的關係,住所,身份,存在感都徐徐的失去,到達了誰也無法阻止的時候就消失了。隨著這個的消失,人所有的痕跡都被消滅了,變成了不存在。
但此點上,高橋世界觀的建構下的存在,並不在於物質生命的存在,雖然物質生命的存在是存在的必要條件,但更重要的是,存在在於在經已存在的人心中的存在,此即為真正的存在,即我的存在,是依賴別人對我的存在,這種以心連心的存有觀,和中國《中庸》思想暗合。
3. 真實的存在,取決於當下即是,而非理智的。
4. 零時迷子的出現,非一偶爾而隨機的,而應肯定的。
本來想繼續想吹(黎呃稿)的,但想想,都是收手。最後一點,這不是官方的說法,而是我本人……說好聽點是借花獻佛的方便權說,不好聽的就是游談無根的清談,加上遊此blog的人大槪都未看過《灼眼的夏娜》這套動畫,我要收手了,不過我再將原來的四點大綱後兩點寫了標題出來作罷,如果你真係好想有下文的話,我(應該會)繼續寫出來的。
p.s. 這此文另一個啟示是:任何一個讀過少少書沒甚文化的人,都有一個化簡單為複雜的能力,不要害怕。
其實這套動畫係非常易明的,(好唔好睇就見人見智)
小聰明與大智慧
久未寫文,一寫文就富有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口試色彩,這即代表此文是「行」文了(笑),雖然今年的口試問題比較富有深度,詳見Geo 的xanga。
愈來愈覺得之可以在自己的世界生活得游刃有餘、安居樂業,是由於生活世界有一些規則 (rules)。這些規則好像是自然而生的,是大家自然共同承認而共同遵守的,而且並不會好質疑這些規則的validity 和reliability ,正如我們玩紙牌遊戲是不會質疑遊戲規矩的規矩,因為我們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樣做的話根本就無法繼續遊戲,所以我們在很多時候只會說「修改」遊戲規則,而不是去「改變」遊戲規則,這亦好像是假定「遊戲規則」有一先驗的存在實體、非人為的自然而存的。
生活就有這些規則,生活就變成一個遊戲,生活得好就是在遵行既有遊戲規則的前提下,獲得大家共同冀望的目標。這共同的冀望,和這些規則一樣,好像是先驗的、自然的、不證自明的:追求金錢、追求權力、追求高尚的生活、趨求潮流……在既定的規則之下獲得勝利,就是小聰明。在考試制度下,以最少的努力換取最大的成績者,就是小聰明。在經濟制度下,以最少的風險換取最大的回報,就是小聰明。亦即是說,不問現存規則和目標的合理性,僅僅去遵求此規則、去獲取此目標,就是小聰明。
但此世界亦有大智慧的人,能夠看到規則和目標背後的互存機制。規則和目標,不是先驗的、不是自然的,各地有不同的規則和目標、歷史上曾有過不同的規則和目標,從而懷疑這些規則和目標的終極性,明白所謂規則和目標,只是在某一刻某一地的某個群體的渺小的遊戲。這當然是大智慧的第一步,就是懷疑,就是反省。
懷疑和反省不是大智慧本身,但要從此進路,才可以窺探大智慧的本質,因為大智慧本質並只是解構,而還含有建構,並不是只是承認規則的虛幻性,而是在虛幻性之中尋找實有的存在,明白了虛幻的,就可以將虛幻轉為實有,記住一點,即是大智慧的人,都要將要生活在規則的世界,有時他們的生活可能和小聰明的生活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反省生活和自然生活的問題。在遵守共同的規則之下,亦有虛幻的、亦有實有的。這種的玄思,讀讀《論語》,或許讀讀《莊子》,也會明白。
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明白,這篇文章其實十分之「行」,而作者真是頹廢的騙文章的二道販子了。
21 March 2008
是這麼困難的嗎?
做人,真是這麼困難的嗎?
當我還小的時候,有過這種疑問。那時候也許爸媽縱我,所以要風要雨都沒有問題,但他們的幾句說話令我很內疚:賺錢養家不容易啊,何況還要照顧你們(我和妹妹)﹗
長大了,再想起剛才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做人困難與否只在乎個人態度。
有許多看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親自做的時候,為何會困難重重呢?小時候看電視,見人唱歌可以被人捧成紅透半邊天的明星,不明白唱歌真是這般困難的嗎?張開口,便有聲出了,何難之有?再說畫畫,見那些所謂名畫家的驚世傑作,感覺上十分兒戲呢﹗幾種顏料一塗、兩塗,再胡來幾筆粗線,加上底色便成,小孩子也做到。賣到幾多錢不知道,但深信放得於藝術館的豈沒有價值連城之理?
現在的感覺如何?Superb﹗Bravo﹗
很多東西初時給人們的感覺便如是,像烹飪、書法、主持節目、打理家務、做工(對吧?怎想也比讀書容易)等等,心想他人做到的自必可以做到,這種天真的想法便使人養成瞧不起他人的態度。
未做過的東西便是不懂,而非不熟所以做不來,這是人家的心聲。運動最容易了解,香港近年參加馬拉松的健兒數目有上升趨勢,救援服務的數字亦只會有增無減。跑步,有雙腿便可以做到,這是很多人對馬拉松的觀點,但有多少個是馬拉松跑手?跑過才知道。
有很多天才橫溢的人,看似上帝如伴左右地不斷創出能人所不能的奇蹟,事實上他們背後所付出的血汗、青春犠牲是不為人所知的多。再說下去,那些較正常的「正常人」,欲透過較少的勞力和腦汁便獲得如同天才般的收穫,這種便是人類的劣根性。薀釀了無數的悲劇結局和一連串醜陋的嫉妒。
你現在覺得懂得走路和說話是理所當然,但對於一位嬰孩而言,卻是難過登天。嬰兒們要多久才學曉走路?他們跌過、傷過、哭過,也有勇氣爬起來。對於當時自己學走的情境,有沒有記憶?做其他事情不是一樣辛苦嗎?
莫扎特都要有其懂得音樂的爸爸,才可讓這位音樂神童領略音樂和展出光芒,更何況我們,憑甚麼,憑自己超越的領悟力?以虛心的態度欣賞每種成就,才可以讓自我的價值和能力得到果實,因為種子是自己種,但果實卻須透過其他人品嘗才成。欣賞別人才可贏得他人的欣賞。
19 March 2008
第四屆新紀元華文青年文學獎
「新紀元華文青年文學獎」,很長的一個名字,內裡隱藏的意義也很深。由第一屆欠缺資助之下都籌備得有聲有色,到現在得到中大的支持,當中的確經過了很多艱辛。今屆到中文系籌辦,看到開幕禮上師長們欣慰的神色,我也興奮起來,畢竟我始終是個中文人,對於此類文學活動多少有點期待,更何況主角是我們本科生。
華文獎是給全球各地華人本科生顯示自己文學才能的一個最好機會,由於比賽覆蓋的範圍很大,比賽作品來源比一般寫作比賽來得更廣,競爭性也相對更大。比賽分三組,散文組(八千字以下)、短篇小說組(二萬字以下)、以及翻譯組(文本由大會提供)。每組獎金都豐富,冠軍(一名)二萬元、亞軍(一名)一萬二千元、季軍(一名)八千元、一等(三名)及二等優秀獎(十名)各一千元、鼓勵獎(十名)各五百元。冠軍、亞軍、季軍、一等優秀獎得主更有機會與一眾文壇名家交流。
我在這裡建議大家即管投稿,原因是這個比賽的評判陣容實在鼎盛,如余光中、王安憶(長恨歌的作者)、劉以鬯(酒徒作者)、黃國彬等等,就是沒有得獎的份兒,有機會被以上的文學大家看過你文章,已是一大收穫了。
想知道更多詳情,請瀏覽以下網頁:http://ihome.cuhk.edu.hk/literaryaward/index.htm
11 March 2008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 下篇 (by allie)
除了政府給予大眾一個「不朽的保證」外,我察覺到我們每日都會接觸到不同的媒介帶給我們的相同訊息:人是會不朽。社會、父母親告訴我們要努力讀書識字,是要使我們自己獲得求生技能,方便自己將來能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所以,讀書識字,是投資未來,是一種對前途有幫助的投資工具。打開報紙雜誌,或走在街上,會發現有很多保險公司試圖說服我們買保險。根據保險公司的說法,買保險是為了「對未來有所保障」。所以,購買保險,也是投資未來,保障自己的一種工具。上述兩個例子說明了我們總是被「不朽」這個意識包圍著,讓我們相信人是會繼續生存,沒有終結的一天。
即使是我們每當新的一年開始時,獲派或是自行購買的日曆和行事曆,也都是在假定人是不朽的。購買新的日曆,或是書寫行事曆時,都是預計自己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如一年)是繼續存活的。這說明了,我們在不經意間,接受了社會灌輸給我們的一種意識:人是會繼續存活下去的,是不朽的一個個體。對於死亡或是不朽的議題,社會都一概不談論,不提及。即使談論,也都是輕描淡寫,或強調即使人的肉體會朽,其靈魂精神也會不朽。
由於社會瀰漫著「不朽」的這個概念,以致於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死亡時,「不朽」與「必朽」這兩個互相矛盾的概念便會發生衝擊。由於一直以來都未曾想像過自己會死亡,一旦死亡降臨到他人身上(亦即是當不朽受到必朽的衝擊時),我們會開始質疑人的壽命的長短,繼而害怕下一個死亡的是自己,於是感到害怕,害怕死亡即將降臨。
然而,一旦不幸的死亡事件發生了,為了抒發心中對死亡的恐懼,人往往會透過儀式去表達內心的情感。透過舉辦追悼會或喪禮等儀式,使人的哀傷和悲傷可得到抒發的途徑。
我們參加喪禮時,可能會認為道士打齋、死者家人燒奚錢、前往喪禮的人上香等等程序只不過是門面化的功夫,既然人都死了,他們大概都不知道生前的親朋好友替他們風光大喪或是寒酸地連喪禮地都不搞,於是認為喪禮不過是「 做給生人看的,不是用來紀念摯親」 。可是,這些看似是表演的打齋超度儀式具有治療人們情緒的含意。從這些儀式中,人的情緒能得到抒發,從害怕、憤怒、不解,轉換成接受、釋然。激動的情緒得而平伏下來。
由於中國傳統一向視死亡為不會公開談論死亡。充滿著未知的,於是為死去的家人籌辦喪禮往往成為在生者對死者感情的抒發途徑。死亡是不能由人所預計或控制的,既然整個社會氣氛都不容許我們事無忌憚地談論死亡,故為了安撫悲痛的情緒,舉行喪禮成為在生者能為死者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也是人所能控制的一件事。透過做一件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我們試圖作自我治療,並且安慰自己,已死者在這世界到達了終點,但同時在另一世界展開新的生活。例如,在佛教的教義當中,人往生後,會入輪迴之道,開始一段新的生命。於是佛教徒會覺得死亡,不過是另一生命的開始,他仍是同一個他,只是他以另一種外貌存在世上。
最後,正如齊格蒙.包蔓在《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 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譯》一書當中指出,人們雖然不能否認死亡是不能逃避的,但他們可以視每一件死亡都是偶然的,特殊的例子。每一件死亡都是特別的原因,如心臟病發作、失血過多、被人謀殺……從沒有人說過,一個人死亡,是因為生命必朽,故此終有一天,人會死掉。由此可見,人總是會從不同方面得到同一個暗示:人是不朽的。
然而,人之所以會害怕死亡,就是因為必朽與不朽兩個對立的意識同時出現,令人無所適從。由於社會一直灌輸其成員不朽的意識,所以一旦死亡(即是朽)出現,人所一直信服的概念便會崩潰,繼而害怕。然而,當明白到朽與不朽在社會上擔當的角色後,我們便可以正視死亡,不再懼怕。
參考書目:
齊格蒙・包曼著 ; 陳正國譯 《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 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譯》
(香港 : 海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7.)
9 March 2008
Grandfather's clock (by penny)
Ken Hirai 10th Anniversary Complete Single Collection '95-'05 歌バカ
我放上的是平井堅唱的日文及英文版,很喜歡歌裡加上了鐘擺的聲音。
《爺爺的古老大鐘》是日本家傳戶曉的童謠。去找一下資料才知道原來源自美國,在四十年前傳入日本後落地生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百多年前英國的Piercebridge,有一對名叫Jenkins的兄弟開了一間George Hotel。在旅館的大廳豎立著一座直立大鐘。大鐘的特色是非常非常的準時。直至某天,兩兄弟其中一人去世,本來精準的大鐘,開始不準時了。最初,大鐘一天只是慢了15分鐘。鐘錶匠試圖修理這個大鐘,但卻徒勞無功。時、分針的走動一天一天的慢下來,最後比正確的時間慢了一小時之多。
剩下來的那位兄弟,在九十歲時亦登極樂。而大鐘在同一天,也停下鐘擺,從此便再沒動過了。
雖然旅館的新主人嘗試過去修理它,但都以失敗告終。所以這個大鐘就被放置在大廳裡的一個角落。
在1875年左右,美國著名的作曲家Henly Clay曾經入住該旅館,因而得知此故事。之後,他決定把這個故事寫成歌。為了讓歌詞個人化,他決定將歌詞中的人物寫成為一個老人,並把這個角色設定為他的祖父。因此,這首歌取名為Grandfather's Clock。
直到現在,在美國麻薩諸塞州作者Henly的家中,這個大鐘仍然被好好地保存著。
《爺爺的古老大鐘》是現今日本音樂教科書必備的童謠。而且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這首歌曾經在日劇《跟我說愛我》中出現。豐川悅司和藥師丸博子合作的《愛
我,請告訴我》,也用上了此曲作為片尾曲。而卡通片《櫻桃小丸子劇場版》的重頭戲,就是三年四班的合唱比賽,當中所唱的就是這首歌。
坦白說,我剛才聽了後,眼睛響起了淚水警報。我沒有哭,但是不知為何會熱淚盈眶起來。的確,我想起了爺爺,其實我跟爺爺的感情根本不好。或許是兩代人的代溝吧!他跟我與弟弟,是永遠不能相處的。他那種牛脾氣,頑固的性格,是我最不能忍受的。若不是因為他是我爺爺,恐怕我們早就反目成仇了。所以一直以來,夾在中間的爸爸最難受。我不知道每次爸爸因為我們,而去跟他調停時心裡到底有什麼感受。但一定不會好受吧!畢竟那是他的父親。
聽到這首歌,我頓時醒起,爺爺終究都是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餘下的日子,不能再令爸爸難受了。
其實我第一次接觸這首歌,就是因為《櫻桃小丸子》。想不到今天無意間又再次聽到這歌。我是先聽日文版的,平井堅的聲音很有感染力,未找到歌詞時,已被他的歌聲吸引住了。可能是先入為主,也可能因為平井堅是日本人,我覺得日文版唱得比較好。不過其實細聽之下,沒有大差別的。
在此亦順便放上小丸子裡的version,聽聽與立川清登及兒童合唱團的聲音,與平井堅的聲音,如何唱出兩種感覺。
Grandfather's Clock
lyrics & music by Henry Clay Work(1876)
My grandfather's clock was too large for the shelf,
So it stood ninety years on the floor;
It was taller by half than the old man himself,
Though it weighed not a pennyweight more.
It was bought on the morn of the day that he was born,
And was always his treasure and pr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Ninety years, without slumbering (tick,tick,tick,tick),
His life seconds slumbering (tick, tick, tick, tick),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In watching its pendulum swing to and fro,
Many hours had he spent while a boy;
And in childhood and manhood the clock seemed to know
And to share both his grief and his joy.
For it struck twenty-four when he entered at the door,
With a blooming and beautiful br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My grandfather said of those he could hire,
Not a servant so faithful he found;
For it wasted no time, and had but one desire
At the close of each week to be wound.
And kept in its place not a frown upon its face,
And ist hands never hung by its s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It rang an alarm in the dead of the night
An alarm that for years had been dumb;
And we knew that his spirit was pluming for flight
That his hour of departure had come.
Still the clock kept the time, with a soft and muffled chime,
As we silently stood by his s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好大好高的舊時鐘 是爺爺的時鐘
百年來一直沒停過 令人驕傲的時鐘
這是爺爺誕生的那天早晨 買來的時鐘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百年來從未停歇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一路陪伴著爺爺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無所不知的舊時鐘 是爺爺的時鐘
漂亮新娘嫁過來時 那天也滴答地走著
歡喜的事 悲傷的事 什麼都知道的時鐘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歡喜的事 悲傷的事 什麼都知道的時鐘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夜深人靜時鐘聲響起 是爺爺的時鐘
讓大家知曉 分開的時刻已經到來
在天堂裡的爺爺 已和時鐘道別離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百年來從未停歇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一路陪伴著爺爺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而現在 那時鐘已經不會動了
8 March 2008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素來也喜歡自己的外觀,雖然談不上愛美,但亦不會抗拒打扮,時不時照鏡。
就這麼說吧,我不會像某些人追隨潮流,亦不那麼計較外表的美醜,只要是合適又略帶時麾的衣着,我就會穿。
每次去洗手間,人們十居其九都會在方便完後逗留在鏡子面前,左梳右理一番。現代人愈是富裕,愈是追求個人化,對美的追求源源不絕。這一系列形象工程,小至衣着髮型,大至穿環整容,人人都抱著對令周遭另眼相看的效果奔馳。
你渴望擁有名星相,nip/tuck……。還有你,想擠身上流社會,貸款供Benz可以考慮。時下不少奢侈消費品,都已與炫耀性消費群牢牢的黏在一起。但背後的動力,背後驅駛你掏出一堆又一堆鈔票的動機是甚麼?還不是要他人對你改觀罷了?
望著身邊的東西,有多少是反映到自己的?問這問題,也許是多餘,當然是百分百的東西了,若非如此,放在家裏何用?再望望,身邊的銅牆鐵壁,甚至乎粉牆黛瓦,均無條件反映了建築物或城市佈局的特點,前者的商業味濃厚;後者則書香樸鼻。
不管甚麼物質、元素,最能完整地捕捉到一個人的東西,莫過於鏡子了。人類對鏡子有莫名的好感,我們對於一個人的觀念,往往覺得非以其外表着手衡量不可,不管他或她甚至祂是多麼如雷貫耳、街知巷聞。畫家時不時都喜歡畫自畫象,原因何在,大概如上。我們討厭一些反映不到或相違背的東西,所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基於先天性的理解,沒有自覺便不是我了。
有沒有嘗試看看自己的眼睛?它們是如何的,你所見到的是否自己,或想像中的自己?見到了,是一對靈魂之窗。透過窗門互相觀察對岸的光景,你會發現世界之大,思想亦然。
edited: Thanks to Naomi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 上篇 (by allie)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佛洛依德曾說過,死亡是自然的、難以被否定的、和不可避免的。故此,死亡是在人的生命中一個必經的過程,人無法逃避,或是抗拒死亡。古希臘哲學家依比鳩魯曾這樣提出過:「人類為甚麼會對自身的死亡充滿恐嚇?當死亡一降臨,我便不再存活於此世,所以我永遠也無法經驗到它。我幾乎可以千真萬確地說,我『現在』並不經驗到死亡。那我還憂慮著甚麼?我『現在』為何還要憂慮?」亦即是說,依比鳩魯認為從我們出生至今,都未曾經驗過死亡;然而,一旦死亡降臨,我們便不會存在。所以死亡不會影響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可是,既然明白到人必定有死去的一天,為甚麼我們仍會對這已知的結果存在巨大的恐懼呢?
其實死亡存在我們生活當中。如齊格蒙.包蔓在《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 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譯》一書當中說明,人一旦死亡,「本我」(即是我的自我)就會消失。「本我」消失了,人將無法思考,無法與外界溝通,再也不能和世界有所聯繫。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會消失,甚麼都不會留下。這種感覺得是孤獨的,無法與他人分享,也無法和他人一起承擔。這種孤獨且無助的感覺,正正是死亡之所以令人懼怕的地方。
在中國社會,「死亡」是人們避而不談的話題。即使明白到人必會一死,但仍不會主動說起。彷彿不說,死亡就不會降臨。
除了家庭的影響,社會也在在影響我們對死亡的感覺。人之所以對死亡懷有懼意,是因為社會上給予大眾一種「不朽」的觀念。社會試圖告訴每一位成員,社會是不朽(不會消失)的。這使大家都覺得自己和社會一樣,會繼續存在,直到永遠;然而,當我們逐漸年長,我們會察覺到人類,終有一天,會死去,會腐化,會消失在世界之上。一旦意識到人會死亡,會消失,我便明白到人其實是會朽(消失)的。當朽與不朽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意識同時出現,我們感到無所適從,因而對死亡存有巨大的恐懼感。
Effie Bendann(本當)曾作一項研究,指出社會試圖說服所有成員,社會將會保證不朽。於是乎,每位社會成員都被給予了一個不朽的保證。即使社會中有人死去,社會也會根據逝世者的社會價值,頒贈各式各樣的回饋。所以我們周不時都會在新聞報導、報紙雜誌等不同傳播媒界中得知,某某名人逝世,政府當局深感哀傷。為了表揚死亡生前對社會的貢獻,有關當局將會舉行追悼會,並追頒紀念憲章予死者。如在二零零零年的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曾這樣報導:「 二零零零年八月二日,一群聲稱擁有居港權人士於辦公時間過後仍佔據入境事務大樓。當已故梁錦光先生試圖將這群人士移離大樓時,被人淋上大量易燃液體。梁先生雖然察覺自己身處險境,但仍然堅守崗位,阻止襲擊者把液體潑向其他人身上,並奮力保護在場的同僚。其後發生火警,梁先生嚴重受傷,並在九天後因公殉職。梁先生勇敢無私、克盡厥職、捨己救人的行為,堪稱公務員的典範。現追授金英勇勳章,以彰表揚。」 又例如:在二零零七年五月在荃灣電鍍廠大火中殉職的二十七歲消防員黃家熙,獲特區政府 頒發金英勇勳章,以表揚其英勇行為。
這兩個例子都在說明社會試圖說服大眾:社會將會保證不朽。即使社會中有人死去(朽),社會也會根據逝世者的社會價值,頒贈各式各樣的回饋,讓市民大眾覺得即使肉體會朽,其靈魂精神也會不朽,讓世人銘記在心。
這種悼念方法,除了成為社會對死者的讚許程度的一種指標外,也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即使一個人的肉體消失於世上,腐化了,他在某程度上仍是不朽的、社會仍會千秋萬世的記著他。
7 March 2008
《玩轉身前事》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一個電話,醫生告訴你你患了癌症,你會有其麼反應?
Carter Chambers (Morgan Freeman)表面看來很淡然地接受了事實,但其實內裡卻藏著滿肚的牢騷,為了子女他放棄了學業,放棄了很多他想做的事。同一個病房內,躺著一個同樣患有癌症的病人,Edward Cole (Jack Nicholson),他家財萬貫,喜歡結婚,也喜歡獨居生活,但在患病期間開始想起他因不住地賺錢而失去了的種種東西。一日edward拾到carter的bucket list,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兩個只有數個月生命的人便就bucket list拋開一切四處尋找自己人生中失落的東西。
他們要看世上最美的風景,他們要吻世上最美的女孩......在他們於bucket list找到另類經驗的同時,也發現自己對所擁有的東西的忽略。他們看到自己人生路上所失去的東西,到人生走到最後的時候也看到了自己原來都這麼富有。
看完這部電影興奮心情久久不散,自它得到的東西太多了,現在想起仍覺回味!
強烈建議大家去看看《玩轉身前事》,看清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P.S. 如cloud所說,除了寫一張last will外,也不要忘記寫一張bucket list。
6 March 2008
Last Will
Last Will,遺囑。 我相信各位都沒有寫過。
也許是因為沒有需要。
因為還年青吧。生命還餘下很多呢。
遺囑還是年紀大一點再寫吧。
反正又不是個甚麼富豪,沒有甚麼要分配,不用做些甚麼了。
是吧,我們還年青。但死亡真的那麼遠嗎?
其實死亡一直在我們身邊。它從沒有寸步離開過我們。
我們可是每時每刻也有失去性命的可能。
走在馬路可能有車禍。開電制可能漏電。
死亡,總是在我們身旁的。
試想,如果你下一分鐘便離開了,
這一分鐘你有甚麼話要和你的最親說?
我所說的遺囑便是有這個作用。
它讓你能和你最重視的人說出你最後要和他們說最真摯的話。
電影《情書》及《PS I LOVE YOU》還不是這類情節?
實有人生在世,我們有太多話說不出口了。
總沒有理由要把這些真摯話和人一起長埋黃土下的。
而我們也該照顧一下我們的最親。
給他留下一些話,給他們一些安慰,也給他們一個思念的憑藉。
動手吧,為你的最愛寫下你的LAST WILL 吧。
(p.s. 我寫了一份在床頭旁的櫃頂,touchwood 我有咩事,請幫一幫我找出來。)
1 March 2008
嘉樂冰廳
說了很久,早前終於找了經常和我一起四處覓食的大學同學到了嘉樂冰廳。
據說公眾假期到嘉樂冰廳必定大排長龍,於是我們選了週二傍晚接近嘉樂打烊的時份造訪,但也好不容易才找到兩個座位。
一路走進去已見到很多聞名不如見面的招牌食物:超厚的火腿蛋治(炒蛋的厚度比兩塊麵包加上火腿還要厚!),比碗還要高的火腿奄列等等。
我點了一個雞絲通粉,一個火腿蛋治;珍點了一個酸辣腩肉米線,最後我們還多點了一杯凍朱古力和一杯凍檸茶。
如傳聞一樣,雖然通粉的價格比其他粉貴,但其份量之大,味道之好都不是你能想像得到的;珍對她的米線也有不錯的評價,只是腩肉有點肥罷了;火腿蛋治置於面前的壓逼感足以將我們壓死;鄰桌白黃相間的火腿奄列散發著的熱氣也迷得我們口水長流。可惜的是朱古力的味道不夠濃,喜歡滑的感覺的朋友應該會非常欣賞,而凍飲的份量也令一向大食的珍飲之不盡,這可是少有見她在食物前面流露出挫敗的神情。
最要命的是我們每人只付出三十元左右就能步出嘉樂,這比在一般地方吃晚飯的價錢足足平了一倍.....
誠意推薦荃灣新村街的嘉樂冰廳給大家,鄰近西鐵站,步行數分鐘即可到達。
最後奉上open rice的資料給大家看看腿蛋治的霸道-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sr2.htm?shopid=10100&district_id=99&inputcategory=cname&inputstr=%B9%C5%BC%D6%A6B%C6U&amenity_id=1009&dishes_id=1010
力
力是一種能量,運用得當,可以開山劈石,運用不宜,可使生靈塗炭。可悲的是,此乃易說難行的事,當人人都自言明白這道理的時候,為何世上仍然有這麼多悲劇發生?
言及此,很多人可能會想起很多人禍,如戰爭、暴力衝突、校園槍擊或者家庭暴力。但我今天想說的卻並非施加於他人的力,而是影響到自身之力。力是一種雙刃劍,我們知道在施出力的同事,會有反作用力,對方受傷的同時自己亦會受創。有形之力使人恐懼,無形之力更使人驚悸。
用於自身之力最多的,莫過於壓力了。壓力有正面與負面之分,前者可以成為鞕策人們不斷向前的動力,後者則予人有吃黃蓮之感;前者是良性,後者是惡性;前者作用有限,後者作用無限。過份的壓力導致負面效果,眾人皆知。但問題是是怎樣運用得宜,怎樣控制。
前兩晚出席了久久沒有去的組員聚會,因為是大聚會,所以在座亦有其他組到場,加上搞手們一連串節目,場面好不熱鬧。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作為搞手們,他們一眾人等當然盡力「撐場」,免得氣氛變冷。其中一位是我認識的同學,見他平時外表冷酷,說話不多,理應並非活躍分子,卻也十分投入其中,又拍手、大嚷兼演講。啊﹗傻了腦,他可是主席,當然要身先士卒。
人在社會上被賦予了特定的位置,盡管接受與否,時間長了、群眾壓力大了,便不理三七廿一亦要硬著頭皮幹吧﹗化壓力為積極者,當然可以產生momentum,但將壓力視為消極者,便可能產生depression。此關鍵在乎自身本質,人生在世,總要為一些不願仍要選的兩難作出決擇,這時就要問自己,究竟力從可來?從外在之力多於內在的,可選,相反則要三思,因為可能是一條不歸路。將自己亦承受不了的力揹上身,所謂「螳臂擋車,不自量力」,便是如此。
綜觀現今社會,自不量力者相信比較多。請注意,這並非貶意蔑視,而是社會現象(我本身亦可能是其中一份子)。很多以為是外來力影響的錯誤決定,再留意一下,會發覺原來是自己內在之力作怪。當這類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便會有將之宣洩的意慾,程度愈高,危機愈大。於現實世俗之念尋求不到出路,便轉向靈性方面着手,所以宗教、藝術等隨之普及,並非無因。
對於力,不用害怕,相信今天的決定,持之以恒,結果如何,心安理得。
26 February 2008
編者的話
這是《拾圓》成立了個多月以來第一次有《編者的話》這環節。這個環節的作用是希望加強和諸位的交流。故這個環節會不定期推出,以求令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我知道目前的《拾圓》對大家來說未必是太吸引,但各位一直支持,真要好好多謝大家。
放心,《拾圓》定會一直的進步,好讓各位更加喜愛《拾圓》。
《拾圓》的目標,是想成為一個精彩副刊,包含不同人仕的看法及識見,成為一個「表達」和「接收」的平台。要達成這目的,四人之力當然不足成事。故在此要謝過Penny, Sya, Cherry, Geo 對《拾圓》的貢獻。
多謝之後,我希望和大家解釋一下為何一下子《拾圓》多了那麼多東西。
這其實是《拾圓》進行「首頁化」的一個行動。
故名思意,我希望《拾圓》可以成為你的首頁。我明白這是個苛求。不過我實希望為《拾圓》加多些元素,令《拾圓》有更多的功用,更幫到大家。
初步我們加入了Yahoo! news 同Yahoo! Mail 與及Google Search 的功能。我相信這都是大家最常用的東西,希望大家在瀏覽《拾圓》時得到更大的方便。 如果你有任何功能想我加在《拾圓》,請告訴我,我一定盡力做到。
別外,我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拾圓》現在是一個有收入的Blog 了。這亦是為何《拾圓》內多了那麼多ads 。收入微薄,做不了甚麼大事。但我希望之後《拾圓》的收入可以用在資助學 7A gathering 的費用與及回報投稿者之用。詳情之後公佈。
但無論如何,都希望大家更支持《拾圓》及多多來稿。
在此再次多謝大家的支持。
有任何詢問及意見,請留言,或聯絡Cloud。
25 February 2008
民主是誰的主人?從多重限制下的無責任隨想
編註:這篇文章是為解釋上星期令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困惑的文章。這篇的文章比較好(相對而言)。還有一點:有些人向我反映:你的文冇人睇,經過我的深切反省,我會說:「你們的心意我知道了。」(普通話腔)這篇文我避開了拋書包的痼疾,希望大家可以領略得到。還有一點要和大家說,之後數星期我比較忙,我的文可能要遲到早退了,請大家見諒(也許大家反而期待沒有Ben Li的拾.圓)……當民主被服膺為核心價值,肩上負載着不可知的魔力的時候……
當民主被詮釋為香港的優勢,成為港人賴以為生的價值……
當民主成為一個人人會唸的魔咒,為信者和未信者口中喃喃的囈語時……
馬克思的上層建築和基層建築,已經變成陳腔爛調了。這種樸素的經濟決定論,告訴我們甚麼是因甚麼是果甚麼是被決定甚麼是未決定的。而解咒就是從這處開始。
民主既是我們所珍視的,似乎成為跨階級的普世價值,不證自明的道理,在馬氏的觀點下,就變成被決定的、資本主義導向的,民主在萬惡之金錢世界下,光環褪色了:民主是來自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不公的合理化。
看看西方的民主國家,一個又一個大而無當的政府機關,豢養的是默默耕耘的小公務員,再加上政治中立的牌子。政府變成一個官僚組織,民主選出來的,自左到右,從民主到保守,鮮明的政治色彩,僅僅換成蕭規曹隨的庸俗式政治笑容。是的,政客與公務員隊伍距離愈遠,所謂民主的影響就愈少。
但民主仍然存在。
因為民心向背是治亂的關鍵。如果我們相任柏森斯,或者盧曼的社會觀點,制度本身就有自我調節的機制,作為萬惡淵藪的資本主義自然有此洞識。這裏,我們不得不作一個很不科學的假設:經濟不一定向好,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必然出現。在不景氣時,社會失去和諧,我們所珍視的價值亦一一看到背後的危機,我們感到憂傷,感到失落。
當全體的巿民處於這個思想危機時,民主的機制就讓他們把責任歸咎於時運不佳的政治守門人。一人一票,給了巿民甚麼,有人說是選擇更好的手段,讓不同意識形態的「候選人」大聲呼喊,社會變得更「理性」。事實上候選人着呼喊的是空虛,意識形態的差異,換不來政治的新氣象,僅送了一襲新衣給資本主義罷了。
民主為資本主義的繼續生存而存在,並不是為你為我為張三以及李四。
這一處,我們不得不借助C.Wright.Mills的幫助。他在洞識民主的弔詭後,不同於韋伯的絕望,他指出關鍵在於我們。當你和我擁有了批判性的想像力後,就能看出結構性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免於被一個又一個流轉的民主鬥士所魅惑,從而成為民主的真正主人。
24 February 2008
同名男子街頭相遇
一個紅髮男子獨自踱在凌晨三時的街上,他一邊走,一邊拿著剛剛喝完的啤酒樽,敲著路邊的欄杆。
一個黑髮的男子從路的另一邊走來,右手也拿著啤酒樽,不停往左手的掌心拍打。
他們的啤酒樽在同一個時間脫手,溜到對方的腳下。「對不起,先生。」他們同時說出這句說話,然後相視而笑。
他們再買了半打啤酒,坐到海邊的石階上,靜看難得沉寂的海洋。
「你看,海洋為我們沉默。」紅髮的說笑地道。
「不,是我們使海洋沉默,在這一刻,大海只屬於你和我,我們沉默,海洋沉默,只要我們想,大海也會為我們痛哭。」黑髮的苦笑起來。
一陣冷風吹過,白浪拍濕了紅髮的皮鞋。
「對呀,他在為我們的遭遇痛哭,他在代我們悲哀的生命作出控訴!」
「但事實上,大海不是屬於我們的。風平浪靜也好,波濤洶湧也好,都不是你可以控制。」黑髮的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不是你所想的一般,還有許多可能性。大海可能是為了其他人而沉默,可能只為你或我而沉默,也可能只為自己而沉默。」說罷黑髮的稍稍抬高了酒樽,向紅髮的打了個眼色,示意要一飲而盡。
「我太太昨日就在這裡跳了下去,」紅髮現在才看到黑髮的眼睛是多麼的憂鬱,「留下的就只有溜到你腳邊的啤酒樽。」
「我太太昨年抱著兒子也在這裡跳下去了,留下的只有我。」紅髮夾著一眶熱淚狂笑起來,黑髮也頓時呆了一呆,然後又笑了起來。
「沒錯啊,都不是我們所想一般。哈哈。」兩人幾乎同時說出這句句子。
「我還是先走了,」黑髮的一躍便跳進了花圃後的小徑,「免得兒子擔心啊!」
「再見了。」紅髮親切地向著黑髮微笑,「老兄你甚麼名字?」
「阿當。」
「哈哈,真巧,我也是阿當。」
「是嗎?既然那麼有緣,我們必定再見!」
「我也走了,我太太等得我太久了。有機會再見吧。」說罷,紅髮一躍,躍進海中。
身體的撞擊激起了無數的水花和蓮漪,海洋為紅髮的生命歌唱,要紅髮的腳步隨著蓮漪被送到不如他想像的地方去...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四)兩人之牽絆 (by penny)
續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三) 真相白熱化?
這麼多年來,他們都是互相扶持走過來的。剛剛出道的時候,面對群眾說話的多是堂本剛,因為那時光一害怕鏡頭。但後來堂本剛有段時間情緒非常低落,光一就走上前來,學著怎麼說話才能帶動氣氛。在2003年名古屋場的演唱會上,堂本剛過度呼吸症發作,那個時候就由光一負責全部MC,讓剛休息。所以沒有那個時候的剛,就沒有現在的光一。
他們的感情有多好,只要稍為有留意他們的人都應該感受到。E Album發行前,剛與光一分開到各地宣傳。當時有一些剛的only fans不滿來的不是剛而是光一。堂本剛得悉情況後很生氣地說︰「如果不喜歡光一,那也不用喜歡我了。」
在04年光一的個唱上,他多次提到堂本剛,大銀幕裡也突然出現了堂本剛的留言。光一直言他們能各自舉辦個人活動,是因為有KinKi這個家。在組隊十周年的時候,堂本剛為KinKi安排了一個溫泉之旅。在那次旅行中對光一說過,他們要做KinKi三百年。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很輕鬆地,拿解散的謠言來開玩笑,因為人人都知KinKi是不會解散的。
(在舞台劇«SHOCK»裡,光一說過「在我右邊總是有一個人,這個人我最喜歡他了」。)
在2000年前的某一個節目裡,堂本剛更真情流露地讀出他寫給光一的信。「前段時間我在上海,拍電影的時候十分寂寞。言語不通帶來的局限,以及持續辛苦的拍攝,自己要付起很大責任覺得真的很累。這個時候在電話中聽到你的聲音,一種兄弟好久不見的感覺湧上心頭,使我一下子安心下來。你的一句『加油』讓我非常高興。曾經以為即使一個人也能好好活下去,可是終於發覺,如果沒有周圍的人的支持,那是不行的。對我來說,那個人,光一,就是你。」的確很肉麻,不過這也就是堂本剛。平時非常害羞的堂本剛,在面對光一時就會變得大膽起來。
對於「牽絆」一詞,光一的解釋是「無法用言語表達,也沒有強烈地意識得到,彼此之間是自然而然就有這份牽絆存在。不過如果牽絆不深的話,我們是沒可能一起走過十年的」。
他們十多年來共同進退,互相關心,彼此守護,人生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一起了。所以他們的感情,可能已經昇華到一個旁人無法理解的地步。Puffy的成員由美曾在«堂本兄弟»裡說過,一隊組合要成功,至少要對成員付出一點愛情。若說KK二人對對方沒有愛,那是絶對不可能的。但無論他們是不是同性戀,光一與剛的感情,都是無堅不摧,誰也不能破壞的。至於小市民,對於這個無法解開的迷,選擇你認為對的去相信就好了。
-完-
22 February 2008
溝通
你也知道所謂兩個人閒聊是怎樣回事, 總是一個人先開口, 然後第二個人把第一個人的話打斷,說道﹕「對, 我也是這樣, 我.....」然後開始說他自己的故事, 直到第一個人也揀到插話的空檔:「對, 我也是這樣, 我......」
這句﹕「對, 我也是這樣, 我....」看似某種附和的回聲, 好像要接續別人的想法,但其中卻有詐。事實上,這句話是一種以暴制暴的粗暴行徑, 說話的人粗魯地把自己受奴役的耳朵拯救出來,同時迫使對手的耳朵成為階下囚。 人們沈浮在跟自己相似的人群裡, 而人生也不過是一場征服他人耳朵的戰爭。
《笑忘書---失去的信件》
人和人溝通的本質應是如何呢? 我想本質上溝通對話是為了互相了解及認識。我們要知道別人對我們的事及看法,故我們說及分享。我們想知道別人的事及看法,故我們聽。又因為我們有看法,我們回應。溝通便如是的進行。
上面米蘭昆德拉 (笑忘書的作者) 所寫的情況我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這種只有說但沒有聽及回應的溝通比比皆是。是出了甚麼問題? 我想是人的空虛所致。
空虛令人懷疑自己的存在。因為空虛是人失去了自身價值時出現的感覺。 為了證實自己的存在,有些人會不停的說。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一切一切。他要把自己放到別人的腦內去。他要令自己存在於別人的思想中。他要確立自己的存在。
這是有問題的嗎? 我認為沒有。這其實不過是溝通本質上的一個目的。
問題是人們開始不理會別人是否想聆聽而不停說的情況。或許他太過空虛,他要把自己的所有都告訴別人他才可以證實自己存在。這種人,慢慢的進化成有口沒耳的。接著,這樣的人慚慚的多了。因為這些人沒了耳仔,其他人便少了空間去講自己的事,空虛感便在他們之中發酵。為了不被忘記,這些人也只好去不理別人的去不停說自己的。而他們也慢慢的放棄了自己的耳。
接著,便生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制度。溝通成了一種交易,我有我講,然後便讓出我的耳,任你說出你的事。我聽不再是為了了解你,而是為換取我說話的時間。人不再去了解人,只去證明自己的存在。
如果你找到一個會聽你說話而不只為得到你聆聽的時間的人,你真要好好珍惜。
21 February 2008
讀書札記:民主與資本主義的關係猜想
上回談的問題,還有一半未說,但事情已見謝幕,所以這些虛應故事的評論,亦該收筆,以免跟不上潮流,所以被迫要另覓題材,奈何事忙,只能在坐巴士之際想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觀點,未及檢驗,可能蘊含劇毒,如果大家不介意(被毒死的話)可以看下去。
如果你服膺經濟決定論的,自由和平等的價值則只是合理資本主義存在的存在,出現的原因則源於資本主義。但價值出現即有自己的生命,如平等價值衍生了與之相反的共產主義即為一例。民主亦為合理資本主義的一價值,則民主如何合理資本主義呢?
我的想法是:先簡化民主為只選政府決策機關,實際行政由公務員隊伍負責,並有兩個假設,(1)只有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的政黨(2)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首先民主讓選民選擇政黨擔任政府決策機關的機會,但事實上實際行政由公務員負責,處理了大部分的事務,所以政府決策者是誰的關係變得不重要,而如果景氣循環是必然出現,在不景氣時某政黨政府會負擔「使經濟衰退」的罪名,變成由他的對手入主政府,而資本主義則可以繼續保有合理性而不被人懷疑。
當然這個想法的限制很多,首先第二假設是必須證明的,但我的能力不足。其次,我發覺我出現第三假設:即選民傾向以「常識」(common sense)去作決定,雖然我覺得是常態的情況,但此假設亦決定想法對與錯。
畢竟是想法而已。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三) 真相白熱化? (by penny)
續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二)不可不知的萌事
對於KK的萌事,由於事務所沒有反對,他們亦樂此不疲,而FANS也愛看。就這樣,他們的love love事件從沒間斷,每月都有新的。同性戀的傳聞變得亦真亦假,因此fans當中分裂出KKL一派,堅信他們的love love,極端者更斷言他們是同性戀。
FANS都愛幻想,KKL尤甚。論壇裡不難找到由網友創作,寫KK的BL小說。經過年月洗禮,有些情節根本分不出是真有其事還是純粹虛構。舉個例,fans之間一直有傳堂本剛在拍攝金田一期間,因壓力太大而被母親接回家鄉。然後堂本光一追到奈良,對剛媽說︰「請把剛交給我吧!」,就把剛帶回來。
其實他們的love love玩了那麼多年,媒體都習慣了。有時候更會主動要求他們做些萌事,如一些廣告及雜誌封面。加上07年是他們的出道10周年,love love事件更是一大堆。
(雜誌封面。那個姿勢,那個標題,難道攝影師及編輯都是KKL?)
直到今年1月1日的演唱會上,事情似乎有衝激性的發展。1月1 日是堂本光一的生日,每年堂本剛都會與5萬5千個歌迷,在東京巨蛋為他慶祝。而今年剛送給光一的禮物,使所有歌迷都陷入瘋狂狀態。
要說這件事首先要提一提,在07-08的Johnny’s跨年演唱會上,長瀨智也在踏入08年那一刻,就強吻了光一。然後18個小時後的KK演唱會上,光一提到這件事,剛就毫不猶疑地親了光一。除了光一在大叫外,全場5萬多人亦同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尖叫聲。但堂本剛似乎意猶未盡,盡情發揮他的惡魔本色,整場演唱會總共親了光一六次。到最後encore的時候,光一來了個反擊,剛來不及反應,倒在地上,連歌都接不上了,場面非常惹笑。
這件事當然被廣泛報導,除了電視的娛樂新聞,也包括雜誌、報紙的報導。但是FANS寫的演唱會report比媒體的報導更快面世,因為很多歌迷在完場後已急不及待地打長途電話,告訴在台灣、香港的朋友。1月1號晚,詳細報告已能在互聯網上找到。大家都說堂本剛這些舉動是吃醋,因為長瀨智也奪去了08年光一的第一個吻。一些KKL就更加「名正言順」地說「只有我們家是真的」這種說話。
對於這件事,媒體竟然沒有追問,也沒有大造文章,大家都用很溫馨的手法去報導。節目主播本身也很興奮,某主持更說出「真好的一對呢」這說話。不過事實上,KK到底是不是同性戀,只有他們本人才知道。KK兩人沒有承認過,但近來都沒有否認過。在那天演唱會上,堂本剛說:「就算我說自己不是HOMO,別人都會說我是。就算我說我是HOMO,別人也會說我是,那說什麼都沒所謂了。」
1月1日演唱會相關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9uOi9PIfKo
-續於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四)兩人之牽絆 (by penny) -
16 February 2008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二)不可不知的萌事 (by penny)
續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一)起源》
自«人間.失格»後,人們都愛談論他們的關係。或許是事務所看清了這點,又或許這根本就是事務所的策略,總之由那時起就為KK打造了一個love love的關係。加上兩人的相遇又是那麼戲劇性及巧合,光是從女生最愛的「緣分」二字著手,就已能製造話題,引起關注。
大家都應該知道什麼是同人及BL(Boy's love),但love love應該沒有聽過吧!KinKi Kids由始至終都沒承認過他們是同性戀,所以「BL」一字並不適合形容他們。而「同人」多指幻想出來的創作,同樣不適合用於他們身上。但「love love」就不同了,在日語中就常被理解為相親相愛的意思,也包含戀人間打得火熱之意。加上,他們的早期綜藝節目,名叫「LOVE LOVE 愛してる(我愛你)」,於是外界就用「love love」來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這樣並沒有說他們是同性戀,但也不是朋友那麼簡單。
這十多年來,KK二人都不懼怕在鏡頭前展示他們的默契。在Utaban節目裡,光一完全猜中剛吃飯的次序,最喜歡的女生類型,最想去的約會地點,完美無暇地取勝。他們更笑說︰「這樣同性戀的緋聞又要出現了。」至於抱抱的鏡頭及曖昧的對話,也經常在自己的綜藝節目及演唱會中出現,當然當中帶點搞笑成份以帶動氣氛。某年的新年特輯裡,在追問下,光一終於說出剛是他的寶物。竹內結子上«堂本兄弟»那期,堂本剛一開始就跟她聊得很愉快,光一看著看著,終於吃醋起來,惹得哄堂大笑。而華原朋美上«堂本兄弟»那期,光一跟她聊得很起勁,而剛卻突然站起來對光一說分手,這些就是所謂的粉紅事件,全都能牽起觀眾的情緒。
除此之外,在一些綜藝目如Music Station,也經常出現love love的搞笑事件。例如唱歌後,光一就乾脆坐在剛的大腿上,或是兩人為各自的興趣爭論不休,光一甚至很幽默地說剛是他的寵物。但最經典的莫過於在« LOVE LOVE 愛してる»裡說SM的話題。吉田拓郎問光一是S還是M,而堂本剛就馬上回答光一是S,全場隨即大笑起來。光一直指他這個回答會讓人誤會他們真的做過。吉田先生還對剛說「這可是重大發表呢」。堂本剛立即解釋他只是直覺覺得光一是S,不過又被吉田先生取笑「現在說什麼都遲了」。3KAX Hx0這些有趣的事件不單只反映出他們之間的情誼,亦是觀眾最喜歡看的。
然而,以上的事件到底有多少是為了節目效果而做的呢?無人知曉。連森光子奶奶(非常疼愛KinKi的大前輩)也疑惑地說過︰「到底你們何時是真,何時是假?」
(上文提到的事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79JG5MJJUA )
續於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三) 真相白熱化?
14 February 2008
最緊要正字!!!!
在這裡我們會一同看看這個blog的錯別字與語法問題。這小角落會定時更新,視乎此版的語文問題是否改善。一人之力有限,若讀者在此發現其他語這問題,煩請留言賜教。
又是Yandi
1. 我們看看"Disney's philosophy"。文中說「扇動人類基本情感」。「扇」是名詞,作動詞用的應該是「煽」,我們平日用的煽風點火,也就是這個「煽」字。
2. 在同一篇文章裡我們可看到「招牌菜色」,說起菜式我們應該用「式」字,我們是要說菜有很多的形式總類,卻不是菜有多少特色。修改於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四日下午二時七分
Disney's philosophy
Hakuna Matata:It means no worries for the rest of your days…
相信看過迪士尼卡通片<獅子王>的人為數不少,以上是故事中主角Simba的兩為摯友Timon & Pumba的人生哲學。這也是我人生第一個從迪士尼作品中領悟到的哲學概念。
迪士尼的魔力真是與日俱增,每部作品都差不多是老少咸宜,看過的人十居其九都會有彷佛進入童話世界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它有一種扇動人類基本情感的張力。
過去的迪士尼作品也許讓人(特別是成年人)有種幼稚、天真的感覺,早期作品例如<白雪公主>、<睡公主>或其他一眾迪士尼主要角色米奇老鼠、唐老鴨等等,都是以童話仙境、王子英雄救美等兒童材料作為賣點,難免讓一眾較早熟及現實的香港青少年或大朋友生厭。
若有留意迪士尼動畫的人或會察覺,近年的作品已不如早期的以愛情或童話為主題,反而有意從小朋友市場移到成年人(特別是家長)的市場,即是以親情或友誼等主題,例如<花木蘭(父女情)>、<熊之歷險(兄弟情)>,什至是<超人特工隊(親情)>及<海底奇兵(父子情)>。這也許是受到近代養兒育女注重早期教育的趨勢所致,再説更長遠的就培育未來迪士尼粉絲:兒童們從小接觸迪士尼品牌,長大後便產生一種依附(attachment)了。這期紅透半邊天的電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系列,迪士尼亦有份投資製作,這部結合科幻、歷險、幽默、動作、愛情的荷里活Blockbuster,一看便知道是衝著青少年及成年人市場而來的,不是十分成功嗎?
話題扯遠了。論及此趨勢的發展,除了以上原因外,要消除另外一種批評,亦即大量幻想、童話等嚴重脫離現實的元素,迪士尼對此亦有一番功夫。它明白到幻想、夢想是其招牌菜色,沒有Fantasy 的迪士尼卡通還是迪士尼卡通嗎?但卻要回歸現實,十分矛盾。不過朋友,再看看,其實迪士尼已經一早與此接軌了,就是通過反映人性的弱點來訴諸現實世界的真實情況。反思現在,有什麼社會悲劇非人性、情感之間的磨擦而做成的?再政治的政治也是利益關係的糾纏罷了。
差不多每一部戲都是那麼令我感動的,非迪士尼作品莫屬了。是什麼令人相信情感是實在的體現呢?又是迪士尼﹗又時候真不明白……我曾想過,若花這麼多時間、資源去幫勸戒問題青年,何不給迪士尼作品他們看?這也許是我的看罷迪士尼後遺症:過份天真。
順帶一題,我不禁要贊嘆一番迪士尼的選人或覓人網絡。迪士尼公司所物色的人,個個都是人靚聲甜、能歌善舞。參與迪士尼作品而一炮而紅變成影壇celebrity 的人比比皆是,像Britney Spears,Lindsay Lohan ,現在有Zac Efron 及Venessa Hudgens。在音樂方面,迪士尼首首皆聽出耳油,演出之歌手更是名利兼收。可以說,要踏上荷里活紅地氈的其中一項捷徑,就是迪士尼。
12 February 2008
阿嬌事件的反性思考
承上星期的餘緒,我本星期繼續談阿嬌的裸照風波。首先抱歉的是,我上星期明明想寫這個事件的,但一時不小心變了拋書包。好,正文開始。不過事先聲明,我其實不太知道發生甚麼事,裸照我一張都沒看,連事件發生後幾天才得悉此事,所以觀點或有訛誤,請多包涵。我想從兩個切入點看這個問題,第一是藝人角色問題,第二是自由與法制問題。
上星期我主要就想講藝人角色問題。這次事件中有人(好像)對阿嬌作出表裏不一的批評。這個其實不單是阿嬌的問題,而是現代社會的大問題。我嘗試用部分角色和全部角色的概念去解釋。首先,這個批評如果成立,就要先斷定全部角色(roles)可以由同一類型或方向性的行動所組成,即藝人的角色,可以和女朋友的角色、女兒的角色、香港人的角色等等有相同的方向性。這並不是強人所難,不過要有強烈的同一信念才可以付諸實行,比方你是一個基督徒,又是一個藝人,基督徒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你可以受此角色所感召,在藝人的工作處不接有挑逗性的電影角色,甚至借藝人的身份去傳教。此時基督徒的角色有一統攝力,把其他角色串連在一起。
這即使這樣,不同角色的諧協其實是一個假象,每一個角色,身處在每一個制度裏,都可能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基督徒的角色所蘊含的概念如果是優勢價值(dominant value)時,才可以勉強把所有的角色劃分得整整齊齊,仿如天成。但其實這個諧協是不穩定,基督徒藝人在低潮時,能否作出道德的犧牲,在此處即成一角色衝突的問題。即使優勢價值下角色的衝突亦如此明顯,即在現代普遍人價值低落,無自我堅定信仰(或只信仰金錢價值等工具性而非目標性的)的人,這種角色衝突即更明顯了。你的工作、學習、家庭、朋友裏,可否做到表裏如一呢?如果你不能,憑甚麼責怪別人不行?尤其藝人的角色有被賦予展示於公眾的義務,即對公眾的道德責任乃其角色之義務。阿嬌克盡己責地做好自己藝人的角色(尤其她的公開聲明可見),此點無可置諸。至於私生活如何,即其他的角色的問題。而是次事件即見阿嬌本來已經包含角色衝突的困境了。這其實亦是現代人的困境。
角色衝突,我看來是現代人的困境。因為角色其實是因為現代社會下,我們接觸面太廣,太難接具體了解一個人,結果我們演變成看角色,因應別人身處的角色而估計大家的行動,而作自己的行動,結果剛剛墮入了角色關係的僵化之中。藝人有社會責任?這正是我們不知道藝人的真性情,唯有憑藝人的角色去調整自己要求他們給我甚麼。「呀,藝人係公眾人物,有社會責任!」最終我看到的只有一個千人一面的「藝人」,而只不再獨當一面的「明星」。看藝人與明星,應該要反思何謂「我」,在角色之外,其實有沒有真我?這正是我的真正問題。
延伸閱讀: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第一章
淫照風暴?
昨日阿嬌終於現身,為擾攘多日的淫照風暴作出交代。
這次出現在網上的一大批「淫照」,大家看來是甚麼?用來娛樂的物品?用來洩慾的工具?用作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
在街上看到登有所謂淫照的報刊,你或者可以駐足觀看,可以又與身旁的友伴討論,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如果看到淫照的是未成年的小朋友,他們又會怎樣想呢?
被發放照片中的主角願意將這些照片公開嗎?我們從哪裡得來權力可以任意看到人們的收藏?我收起我一張少年照,你強要翻開我的收藏箱,是你理虧,更何況那些是別人裸露的照片?問自己的良心,道德上我們是否應該盡情蹂躪別人本來想好好保護的尊嚴?發放照片的人是可憎的小偷,看照片的你是無恥的幫兇,你們一起侵犯了別人的私隱,一起踐踏著別人的自由!
人有好奇的心理,人有言論自由,我都知道,但是我想人在盡情享受自己的權利的時候,是否也應該顧及別人都應該有的自由?我想每個人都有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權利吧,公眾人物在自己的私人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又與你何干?我就是說他們再變態都沒有問題, 他們不是做給你和我看的!最可恥的是看過人們的照片後竟口口聲聲說人們不可原諒,是你侵犯了別人的私隱,人家是受害者,為何反而是你可以理直氣壯?
阿嬌道歉只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是這件事的其中一個主角,她為這件事為社會帶來的影響表示歉意,並不表示她做錯。就算她天真她傻只須對自己負責,要扛起這個社會責任的不是她,不是其他主角,是發放照片的人!
據說去年溏心風暴劇情緊湊,人們為討論劇情而忽略身邊很多更重要的東西,為討論電視劇而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很是無謂;然而因為談論淫照風暴而造成影響,更加無謂。前者是演員做給你看的,做成社會廣泛的討論是劇集本身的目標;後者是人們的私隱,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卻不是他們所想的,社會影響是這個社會自招回來的,要怨的不要怨那班受害者,要怨的請怨為受害者強行加上無恥面具的那個無恥的自己吧。
當然還有那個發放照片的臭小狗。
11 February 2008
旅鼠的人生。
(this is a post from Sya )
我說本來不該這樣潦倒的,
可是我回望自己雙眸,
那空洞而無神的死三眼,
甚至比那些旺角少年盯著你全身打量的感覺更讓人顫抖。
我試著逃離這個充滿複製人的城市,
把自己推向洶湧的人潮,
來個置諸死地而後生,
雖然仍難免受到不少複製人在腳跟的蹂躪,
我還是非常感謝那浮現空中的旺角站三個大字。
我在漫長而漆黑的隧道裡追逐著時間,
也同時盼望著你的身影,
以及那不屬於我的蛋糕。
手指在重覆按鍵的當前,
我發現自己正處身於無人的列車,
而這列車正沉澱在這個由鐵路交織而成的鋼鐵城市。
現在為周一晚上八時零四分,
記我瞧到一群衝向懸崖的旅鼠。
9 February 2008
讀書札記:全部角色(whole role)與部分部色(partial role)
前言:我開「讀書札記」此一欄目。大概拾圓裏只有我會開此一欄目。因為我的本科的關係,根本就和社會關係密切。所以有時自己懶惰,就把課室裏的東西放出來。故此篇亦是頹廢之作。 大家請見諒。
藝人裸照事件至今仍餘波未了。是次風波有很多關注點,其中有人認為照片中的藝人的私生活和公開形象不符。正巧我溫書時,讀到柏生思(Talcott Parsons)的全部角色(whole role)和部分角色(partial role)的概念時,突然想到要為《拾.圓》趕本星期的稿,故匆匆「學而致用」,讀了此篇文章。
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經驗,就是自己經常身不由己,在公開場合和背地裏做的事不一,甚至在不同的公開場合(如在家和在校)的表現不一,在柏生思的角度來看,其實只是你在不同的地位(status)下做出不同角色(role)要作的事。有時候你不同場合時表現的角色出現衝突,這就是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而角色衝突引起的緊張情緒叫角色緊張(role strain)。
這種角色的衝突不得怪個人,因為角色的任務,很多時不是由個人賦予的,而是外在的賦予。身在其位,便行其政。
角色衝突的問題通常是現今社會才出現,在傳統社會卻罕有出現。因為傳統社會是小群社會和具體社會(concrete society),故名思義,人與人的關係簡單而直接,所以人可以察見你所認識所有的人的地位角色,避開角色衝突,個人的因果行為亦可完全預測到。
但今天社會是大群社會和抽象社會(abstract society),人與人的關係只是基於角色澄現給你的一面面相(attribute)。你對他的認識只是該面面相,故你所見的只是部分角色(partial role),你是透過該面面相去判斷該人,在此環境下,角色衝突不獲體諒,或者惹起大波,理固宜然。
7 February 2008
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一)起源 (by penny)
(this is an article from penny)
KinKi Kids兩人之間的感情、牽絆與默契,在日本藝能界是很有名的。他們由出道至今,經常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對對方的感情。由1991到現在,合作早就超過十年。兩人一同經歷過許多風雨,十多年來互相扶持,彼此合作無間,感情早就超越了一般的拍檔。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微妙,是拍檔、是朋友、是兄弟,也似夫婦,是一種超越友誼的曖昧關係。堂本剛從來都不畏懼地說,若以夫妻比作他們的話,他就是妻,光一就是夫。對他們來說,對方是重要而且特別地存在。
不少人都很羡慕他們之間的感情,很羡慕命運之神對他們的眷顧。事實上,他們的相遇確實是緣分的安排。首先,他們同姓堂本,要知道這個姓在日本是很少見的。我忘了是那一年的節目,大概是2000年左右的吧!節目主持人說在日本姓「堂本」的,大約只有五千人,但日本全國人口超過一億。所以能遇見姓堂本的機會本身就不大,更何況要組成組合?還有,他們進入事務所的經過,更讓人驚嘆!光一與剛都有一個姐姐。兩個姐姐各自瞞著他們,私自把兩人的個人資料、照片及履歷寄到Johnny's事務所。就這樣,兩人便成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這些巧合,這種緣分,就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事。
至於KinKi Love(KKL)這回事,大概可追溯至1994年由他們主演並造成轟動的《人間.失格》,當年他們15歲。
劇情是什麼就不詳細說了,簡言之就是劇中所有角色都是心理變態的。戲裡,堂本光一飾演的影山留加,愛上了堂本剛飾演的大場誠。而攝影部的男教師,本來卻跟留加是秘密情人。所有悲劇就是由這裡開始。此劇涉及很多社會問題,如校園欺負事件、同性戀、師生戀、婚外情,體罰、殺人等道德問題,所以真的很變態。
就是因為這套劇,為KK成功製造了一個萌點。首先劇中留加(光一)對誠(剛)的感情,已經很有話題性。再加上他們劇中的一吻,不單是兩人的銀幕初吻,更是真實的初吻,在這雙重衝擊之下,使他們二人更有可看性。這個吻亦是當年至今歷久不衰的話題,若為KinKi二人的萌點作排名的話,這個吻必入十大。
(這場戲,是大場誠被體育老師在泳池裡進行完體罰後,昏倒在池邊。事後被留加看到,就走過去偷吻他)
(順帶一提,這場戲NG多達30次,是堂本剛NG得最多的一場戲。一般來說,由他失誤造成的NG不會超過3次。)
-續於KinKi Love 同性戀之疑惑︰(二)不可不知的萌事-
「多餘的錢」
經濟學中有一個對通脹的解釋。它說,當貨幣供應量(money supply) 增多之後,市面上會出現貨幣供應過量(excess supply of money) 的現像。那麼人們的名義收入(nominal income)便會上升,之後便會把手上「多餘」的貨幣花掉。在長時期之後 (in long run),這過程會導致市面上所有物品的需求上升,造成物品的求過於供(excess demand of goods)。普遍價格(general price level)便會上升以解決求過於供的情況。通脹便是如此形成。
每次當我向人解說這概念時,人們常有如此的一個疑問:「有人會嫌錢多,覺得錢是"多餘"的嗎?」
我說理論上會,但總舉不出例子。
但當我在年三十看新聞時發現真的有。記者問一個在機場等上機去渡假的人:「今年的旅行團貴了不少,你不介意嗎?」 那人答:「沒所謂啦! 今年賺多了,賺多些咪洗多些囉 ! 」
對答大概是如此的,可以見到人真的會在名義收入上升時把手上「多餘」的錢花掉的。這個發現令我相信,我們會面對的通脹還有上升的空間呢! 因為我們還沒有解決完我們手上「多餘的錢」呢。
5 February 2008
不對稱信息(aymmetric information)的概念
在大年初一,我先給大家拜個年。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建康啊!!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向大家介紹一下經濟學中不對稱信息(aymmetric information)的概念。
假設你想到手機專賣店買Nokia 8600 手機。但最近在市面上出現了一部大陸製仿直度極高的假8600。真的值4000元(假設),假的只值1000元。你知道那假的遍佈市面,大約三陪就有一部假的。那你還會付4000元買8600嗎?
基於不能買家分別真假的假設,相信願付之價會低於4000元。
在賣家看來,賣真的人不會再願意賣。因為他明知自己所賣的是真貸,值4000元,故不會願賣低於4000元。至賣假的,只要價高於1000元便賣。在這情況,好的貨會因沒有供應而消失於市場,只有次等的留在市場中。 所以交易中有一方有較別方更多的信息 (information)時,市場的運作便會受影響。市場甚至會如上述情況消失。
當然,這情況沒有出現。原因簡單,買家的信息費用(information cost) 因大型手提零售商的商譽而大大減低了,故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不太嚴重。但在大陸的情形就不是如此了,故可以相信內地真的8600會較本港更難買到,又或者買真的價格更高。(因要付更高的費用來驗證真偽,商人可以從買家收取的就更高了)
下次我會用這概念分析一個較有趣的課題。敬請留意!!!!
4 February 2008
都市病?
根據非正式調查顯示,八成香港人習慣將手提電話放進褲中的右前袋,而由於他們常出席不准響鬧的活動,比方說演場會、上課、電影院等等,懶惰的性格為了令他們免去左轉右轉之苦,於是八成中又有一半的香港人的電話長期處於無聲模式。右邊大腿肌肉的震動,就變成了接聽電話的指令了。
然而,除了收到來電之外,右邊大腿肌肉的震動就不代表其他東西了嗎?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
以上香港人的習慣促成了今日香港很普遍的都市病。明明是沒有來電的,有些時候我們卻總會覺得右邊大腿曾經有過震動,這個現象可以有兩個解釋。
一個是心理上的,即是說其實你的大腿從沒震過,一般是因為常想著一些重要的來電,心理上便認為電話將會震動,可能電話只是在袋中晃一晃,我們就敏感起來了;第二個是生理上的,即是說你的大腿肌肉的確有震過,但原因卻不是因為來電,那只是肉震。肉震是指某部分的肌肉因為過分疲勞,偶爾會出現個別肌肉組織微震的現象,香港人生活繁忙,一日之內不停走動大腿不知提起放低多少次,出現肉震的情況亦絕不為奇。
不約而同,兩個都市病的成因與壓力都有密切的關係,過量的壓力易使人精神緊張,身體機能亦會受到情緒影響,過份疲累。因此要解決以上兩種都市病,學懂紓緩壓力方法正是好方法。
就算解決以上兩個病態都市現象,大家別以為右腿肌肉震動對我們來說就不是甚麼問題。女友偶然的溫柔體貼當然更有助紓緩壓力,但較之普遍的奪命追魂電對不少男士來說都比上述兩者更為恐怖。看來要徹底解除右腿肌肉震動的威脅,除了要懂紓緩自己的壓力外,還要好好研究如何令伴侶心情轉好呢!
1 February 2008
柒甲班通告
Yandi,我想, 拾圓也可以如此用的。
From Yandi's Xanga:
各位親愛的柒甲班同學:
零八鼠年終於到,又係時候聚一聚。
天寒地凍唔駛頹,春天將到撐埋佢﹗
今年新春特備炮製賀年節目:與吳少芳老師食飯,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時間定於二月十六日,星期六,晚上六點半(Ms ng想早啲)於元朗大榮華酒樓(又係大榮華?無錯。若有更佳選擇請早言)各位同學均獲邀出席今次飯聚,請務必出席﹗
若未能出席,請通知本人(Yandi)或潘健民同學,謝﹗
31 January 2008
亂吹書評:《空之境界》
你看過喬斯坦.賈德的書嗎?如果你曾為賈德書中的世界着迷的話,我就誠意推薦這部同人小說了。
這部小說叫《空之境界》,是奈須磨菇寫的一部同人小說。
把奈須磨菇和喬斯坦.賈德相比,似乎不太相稱,畢竟在國籍、職業以及其讀書觀眾群都不同。但是看《空之境界》時,我竟然聯想起賈德的《紙牌的秘密》裏頭一個荒誕的故事,竟然和一對父子尋母(妻)的平凡故事緊扣相連的奇跡。《空之境界》就是在大家的平常生活中,浮現出一個個看似荒謬的世界設定。而且這麼神祕的元素,使世界觀更為絢爛。我有時在想:我們今天對要求小說有細緻獨特的世界觀,其實是否反映了「上帝已死」之下人的精神空虛?但且姑勿論這個論斷的真確性,這兩個世界觀搭建了宏大莊麗的小說舞台,這是兩者均擁有的先天優勢。
優良的世界觀,要求是不能浮誇。不能浮誇,指的不是世界觀本身,而是世界觀本身的可信性。即使世界觀是建於浮沙的概念而已,但這個空中樓閣仍要解釋得令人可服。這兩部小說的世界觀,賈德小說的世界觀後現代的色彩濃厚,處處出現浪漫主義的反諷(irony),《蘇菲的世界》在我看來是失敗作,《紙牌的秘密》亦不是有巨大野心之作,但兩者的世界觀雖叫人驚奇,但不致令人斥為做作。而《空之境界》的世界觀更加複雜,統攝了人類各領域於一「根源」之中,我不能太過「劇透」。但可以說論奇幻,《空之境界》是優於賈德《蘇》《紙》二作(我只看過此二作)。
《空之境界》有一句,說魔法師通常都同為哲學家。我可以說,優良世界觀的設定,難免要牽及哲學層面。因為世界之為何物,本來就是哲學思辯中形上學的問題,賈氏本為哲學系教授,哲學思辯是他的專長,但形上學本來就不再是哲學的潮流,他的世界觀建立在後現代中否定的世界觀,蘇菲和艾伯德可以逃出書中,但卻殊不知自己亦只係書中之物。《紙》中兒子最後都不能證明虛幻世界的存在,只能向父母作出無力的陳述,而象徵住哲學本身的小丑,亦只能永恆孤獨地思索自己的意義。這就是典型的後現代哲學。《空之境界》不同,奈須本來只是一個同人作家、遊戲的腳本,他想建立一個世界觀,不是哲學導讀的,他純為建立一個形上的世界觀,是一個實體論式的世界。賈德的目的為了推廣哲學,所以將自己的哲學寫出來。奈須只為建立一世界觀,所以他所採用的哲學,都是有一形上實體的,其中有很重柏拉圖和中國周敦頤的兩儀說的痕跡,而本質之論跡似亞里士多德,而描述直死之魔眼時所講的物質形態,我則想起康德的分類法了。這些哲學的都有同一的特色,即是先肯定形上的實體。肯定形上實體其實是宏大世界觀必備的東西,除非《狼與辛香料》式的重建世界,或者《終焉的世界年代記》的平行世界外(即使平行世界往往要肯定形上學,但此非本文論點,故略),這樣看,以世界觀取勝的小說,其建構故事的哲理元素,就成為關鍵了。
最後,只略說一下一對觀念,即「批判性」和「建設性」。我通常以這對觀念對去評判以世界觀取勝的小說或動畫。這類小說通常要要建設性,不是指內容的健康或帶出正面訊息方面而言,而是能否真正建構一個架構故事的完整結構,最敗筆的科幻故事,就是在故事的進行中突然飛來一兩項設定,此則證明作者對世界觀的建設意識不足。至於「批判性」,則為相反的概念,在這類批評通常不會出現,但在理論上,亦可以做來解構故事的世界觀,但前提是有一建設好的世界觀。賈德的故事恰好可以套入這個概念。他的世界本來就是我們日常的世界,雖後點出我們日常世界的虛幻,但這個概念,在評價動漫和輕小說之中,作用不大。
30 January 2008
傾訴無門
星期一晚看國際台的<匠心>(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開始認真感受到對藝術作品的熱愛。並非表示自己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突飛猛進、附庸風雅,只是面對畫作,有種靈性的實在感。
所謂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相信除了擁有一定程度的藝術學問,便是對藝術家背景有濃厚認識。往往聽到長輩或文化界人士高談闊論,說年輕一代已經不懂分辨美醜,差不多一窩蜂都湧到日本漫畫的世界去,置傳統藝術於不顧。自己本身都喜歡漫畫,也不明白為何其中一方可以帶出此美不及彼美的結論。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兩者都在自說自話。
言及美醜,大家的想法都會轉到主觀、氣質、內在美至上或道德論理的層次,但問心而論,美醜是否只在乎主觀感受?在現今高度提倡萬物平等的時代,醜人、醜事或醜物是世界上碩果僅存可供世人合法地歧視、懲罰的東西。足以證明,大家對美是有一定的審美標準,但奈何找不到為醜物平反的理由,有暗地裏掙扎卻苦無結果之苦。有科學家實驗推測顯示,人類對美是有一定的審美標準。這是以蒼蠅作為實驗對象所得出的結論,雙翼逾對稱便逾受歡迎,相信人類對某種特徵亦抱有同樣態度。
既然漫畫可以大受歡迎,相信距離「美」這標準不遠矣。傳統藝術之美當然不可與之同日而語。我較為喜歡後者,是因為內心得到最徹底的傾訴,心靈的某一角落透過畫中的事物串連起來,編織成另一種宇宙的國度,這就是外在美的終極魔力吧﹗
人類作為感情的動物,必須透過傾訴來表達自己的存在價值。逾是內心封閉的人,逾有對外宣洩的欲望。當中更是質量及數量成正比的關係。看到很多畫家都是與世隔絕、思潮起伏卻傾訴無門,唯一將自己與世界聯繫的方法便是透過畫作了。文學家如是、科學家如是、哲學家亦如是……甚至想想身邊的家人及朋友,其實轟轟烈烈地表達內心世界並非大文豪或思想家的專利,我們不是經常聽到很多自殘、輕生的報道嗎?
生命就是一連串的日出及日落,當你醒覺到還有無數個二十四小時、數十個春夏秋冬要走過時,不妨為自己的一生找個讓心靈得到舒暢的方法吧﹗而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正正是使我感到內外都實在的最佳證明了。
愛拾圓 (by Cherry)
<<拾圓>>是什麼?
腦海不禁反覆浮現著香港拾圓硬幣,莫怪我膚淺,我亦唯一想到拾圓硬幣。看罷題下的文章才知道<<拾圓>>兩字意義重大,是多麼平凡的兩字,也是多麼值得細味的兩字.。
「來,給你拾圓,想買什麼小玩意就隨得你吧!」
曾幾何時,每個暑假,我都會往「契爺」(容我不稱他為誼父)家住一陣子,那是我最快樂最窩心的渡假屋 。大概契爺是輪班工作的,因此能抽到不少時間陪著我,給我欺負。每天醒來,他都會跟我說同樣的說話,給我同樣的十元,給我同樣。的快樂。 拿到十元後,便歡天喜地,又跑又跳的走向附近的文具店,為該怎樣花光十元而苦惱。(三歲定八十,我大概就是一生也儲不了錢的那種女人吧!)有時候,我會跟契哥一起商量商量, 看看要抽那張閃咭, 看看要買那款食物橡皮,然後閉上眼睛抬頭幻想我們快將開業的食物橡皮餐廳, 嘴角不經意牽起一絲微笑。
購物完畢,便一邊滿足地看著勝利品,一邊拉著契爺的手,一起飲茶去。 吃飽了,我又會嚷著要去遊樂場玩。 一天,我玩厭了電動車,我拉拉契爺的手,指向右邊, 說「我要玩飛天大笨象!」 你可知這對我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 怕死的我看著飛天大笨象時高時低,時左時右, 我想,那時我的血壓也是時高時低,心跳也是時快時慢吧! 不管是那一刻,或是反覆想過數百次後,我也是不明日當時心內的勇從何來。 又是我那即興的性格在作怪吧。爬上去了,心裡又驚又喜,大笨象要升高了!我拼命抓住手柄,緊緊合上雙唇,心裡說著"Oh My God",假裝輕鬆及有個性的望向別處. 一會, 大笨象終於停下來了,我和大笨象唯一一次的角力也就完結了。嚇得我一額汗。真是很快樂的人生。
快樂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自己已長大了不少. 長大後,隨著繁忙的工作,我再不能每到假日便拉著契爺,叫他陪我到這裡,到那裡。 每次再見他,他都會給我一點零用錢,然後便出回客廳看電視。我知道他還是愛我的。
契爺,你又知道嗎?我不想要這些,我想要的,是你閒逛時買給我的P.C狗鉛芯筆,是你於歡樂天地拚命玩遊戲來換給我的布娃娃,是你看見我後從心發出來的微笑……
小時候的快樂回憶都是他給我的,他是我一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男人,可是我卻再鼓不起勇氣如小時候一樣衝向你,然後抱住你。 人生有時就是荒謬,有時就是難以理解,是嗎?
愛拾圓
29 January 2008
校車記趣
大家都知道中大是名副其實的「大」學,根據某位袁姓老師的說法,中大之大在於她霸佔了幾個山頭,以致外人來到感覺像是行山,連中大學生也有機會在畢業之日鬧出於中大校園迷路的笑話。只是說大,有否實質的例子呢?實際面積我說不出,但我可以告訴你中大有十六個餐廳(連教職員餐廳,不過不知道會否數漏了),四個體育館,兩個大型運動場 ,二十一座學生宿舍(教職員宿舍多不勝數),兩個燒烤場等等,數字上的錯誤在這裡就是錯也相去不遠矣。然而我在此諸多廢話,並不是炫耀中大的設施有多完備,今日的重點是用以穿梭巨大中大校園的──校巴!
要數中大學生比其他大學生多出的校園經驗,首推乘校巴。我亦視乘校巴是我校園生活的一個極重大的部分。我最愛坐最後的位置,有時看天,有時看地,有時看人。發現密雲不同形式的分佈我就夠滿足,發現地上多了少了數塊樹葉或垃圾又足夠令我歡愉,最享受的,還是發掘學生的細微小動作。
有些同學很多表情,上山時會伸脷,下坡時會皺眉,搖晃時會面容扭曲;有些同學酷愛看書,眼睛時大時細,文字就在他面前蕩來蕩去,我這個旁觀者看得久都會頭昏眼花;有些同學耳朵塞著聽筒,嘴巴微微顫動,有時擺出深情的樣子,有時擺出激昂的樣子;有些同學都在看書,但似乎不太享受,樣子浮躁,頭髗跟著眼睛由左撥到右,嘴巴也跟著頭髗極速瘋狂閉合,再細心一看,說他目露兇光也不失為過;有些同學不愛坐下,愛站著與陌生人親密一番,時常夾著微笑,像是等著女孩的胸部或臀部何時再失去平衡;有些同學愛歎氣,校車上不時唉聲四起,他們都沒有想過他們旁邊的人原來一直忍受著他們發出的口氣;有些同學愛喧鬧,不時聽出一些新潮的粗俗用語,我想很快沒有親戚能逃得過被問候的命運;有些同學說外語,看了半天還想不出個頭緒來,自己原來不只不懂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國語外,還不懂讀唇語。
偶然看到同學偷挖鼻屎偷搔下體當然不在話下吧。
生活多姿多采,總是有無限的東西任你發掘,大家難得生在那麼多人的社會,有空看看我們的同類其實也不失為豐富生活的好方法。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看人的經驗多,自然就知道何時才是偷挖鼻屎的好時機了。
26 January 2008
無朋友?
一般而言,要認識新朋友不是一個問題,但若要保持長久友誼,則非時間的培養不 可。當中的思慮有很多,例如彼此的性格、思考模式、談話內容、興趣、生活模式、時間及金錢所限等等。既然培養友情的條件有這麼多限制,若果你對我說有很多真心朋友,那我可以百分百肯定你是在掉大牙。
現代人的生活層面提高了,社交活動絕對稱得上多姿多彩。交朋友的圈子擴闊了,但和朋友共渡歡樂時光的時間則相對地少了。想到這裏,我就是不明白,為何全世界都千叮萬囑要我們擴闊人際關係網絡、參與無限個社交場合、當然不少得交換聯絡了。要以同一個二十四小時來分攤給更多的「朋友」,這不是變相削減我們增進感情的寶貴時間嗎?最後何來朋友?
在這有限的人生,但感情則和時間成正比的規則之下,我則秉承教過我的一位導師的交友之道,一方面要覺悟到一件十分重要但很多人疏忽的事: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很多;另一方面則要明白「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多,但朋友一定要較敵人多」 。
試細想一下當你心情欠佳之時,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否你經常約在一起的友人?答案不言而諭。所以不要為太少朋友而感到苦惱,因為有一個值得信賴的真朋友,除了勝過手上一大堆聯絡名片但久久還選不上,亦比起千千萬萬個敵人佳。不要害怕說出自己的感受,要尊重別人的原則,更要尊重自己的,若對方因為彼此原則或意見相左而和你斷絕關係,此朋友則應撇之而後快﹗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24 January 2008
「功能逾越」的讀書札記
「功能逾越」是勞思光先生《文化哲學演講錄》提到的一個理論檢驗的標準,大意是一理論自有自己的功能限制,若一理論的施用超出自己本身的功能限制,則可能導致理論的失效。此功能限制是就超出指涉對象而立言的。
我建議大家對此標準有興趣,不妨看看此書。勞先生的解釋已經非常淺顯易明,我再言之,不單是抄襲剽竊,更是畫蛇添足了。但今天我所講的,事實上就是一生活顯而易見「功能逾越」的例子,就是社會科學的應用問題。
社會科學的範疇宏大,它所涉及的領域包括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法學、地理學、心理學等等,今就我僅知皮毛的兩科而言,即經濟學和社會學,在今天兩科的應用都有功能逾越的嫌疑。
先言社會學。社會學有一迷思,即讀社會學能夠培養社會責任感。問題社會責任感乃一價值取向,社會學自詡科學的方法,韋伯即道value free,在社會學分析中是不能有個人的感情。個人的價值只會在選擇研究的議題中反映,但研究議題不能代表個人價值,所以社會學的發用其實沒有價值之分,例如社會學的分支之一犯罪學,可以為警察所用,亦可以為罪犯所用。故社會學提倡「人文精神」的論題是有功能逾越的嫌疑。
而社會學之所以總體對人文有所關懷,其本不在社會學,而是讀社會學的人本身有所責任感,無責任感的人亦罕選社會學。故社會學提倡「人文精神」犯了倒果為因的謬誤。
再言經濟學。以經濟學言工具理性下的人類行為,固其宜矣,其假設之一為「人在局限下取最大的回報」,此其實一工具理性的狀述,此亦即最有效(efficiency)的定義,所以經濟學去描述和解釋所有以工具理性為指導原則的行為的解釋力是最強的。問題當經濟學涉及規範意向時,其方法是化約規範意向變為功用(utility)、對等的金錢回報(monetary return)等等,此等亦以工具理性,利潤掛帥的行為原則的解釋力亦強,對一價值原則的實施,亦可鋪展一最有效率的方法。唯其本身不能肯定選擇的價值原則,若是,則犯了混淆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謬誤。事實上,經濟學向我們鋪展了資源最佳的運用方法,但亦僅此如是,不能確定資源運用的目標。而今天經濟學常言的積極不干預原則,其實已經超出了工具理性的範圍,以無價值為價值,本身亦有一倫理取向,稱之為「唯科學主義」。故積極不干預原則之肯定與否,不能從經濟學處看,而要從哲學的公平精神處看,否則,則犯了功能逾越的問題。
再舉一例。如佛利民所提倡的學券制,以工具理性著眼,當可見其利。但在價值教育處看,即將價值教育商品化,各種學校售賣各種價值,但家長傾慕某一價值,則保送孩子入宣揚此價值之學校。所以學券制的施行與否,不應從經濟學立言,而應先斷定「價值相對論」。若肯定「價值相對論」,則學券制誠為各制之中最恰當者。若否定「價值相對論」,則學券制之建於浮沙,理而至明。
此文匆匆而寫,未及深思。其說大旨,則道社會科學之為科學,在於本身沒有斷定甚麼,本身沒規範意向,祗有解釋世界之用。而事實此解釋,往往是後設,哈伯瑪斯故列社會科學為批判理論而游乎哲學科學之外。此非本文及本文作者的知識可及。所有社會科學若施用世界,則要另有道德判準,否則就犯上了功能逾越的謬誤。
22 January 2008
GDP 的故事
以下是一個有關中國農村及GDP的故事:
一位省領導到農村視察,和農民及村代表座談。領導問:「你們村去年的GDP是多少?」村代表一臉迷惑,只左顧右盼,久久也未答得出來。領導不悅,不耐煩的再問:「你們村去年的GDP是多少?」村代表終於開口:「對不起領導.......我們不知道要作這統計......」領導瞪了他一眼:「甚麼!!!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好好的計算下來!!!」 村代表面有難色:「這個嗎.......體積那麼少的....我們呀.....這不好計啊.....」 領導面有怒色「甚麼!!!!你是幹甚麼的!!!!」 忽然,村代表想到甚麼似的:「啊! 不如算牛的吧! 牛呀,身體大得多啊,放的屁響得多! 不如就用『牛的屁』代替『雞的屁』的統計吧!!現在就去計呀.....」
故事是本人從《經濟日報》副刊專欄《港心講心》中的文章中取得及改篇的。
這個故事是不實的。但當中的一個含意是不可否定的,農村的知識水平之低是會阻礙中國整體發展的。又或者由別的角度看,中國還有不少農村地方知識水平不足,令這些地方有被急速發展的中國邊緣化的情況。 這個情況實在值得關注。
21 January 2008
小巫見大巫
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通脹所帶來的壓力。
不難發現,日常所接觸到的物價都有顯著的上升。
麥當勞的套餐價錢是一例。電費價格亦是。豬牛肉價格相信也不消提的了。
本港有通脹的現象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亦因此,有不少人仕及團體都就著通脹的問題爭相要求政府為他們提供保障及利益。
大家知道本港的通脹率是多少嗎?
最新的統計署數字指出(十一月的數字),通脹率為 3.4%.(不論CPI及GDP Deflator都是)
這不會是一個高的通脹率。(其實相信近兩個月的通脹率會更高的,或可有5%-6%,但也只可僅僅稱得上高。)
甚麼是真正的高通脹? 看看津巴布韋的情況啦。
據BBC報導,那兒的通脹率,不太高,50,000%而已。
那就是說,今天的五百元,明年便只有今天一元的價值了。
如50,000%通脹率在本港發生,一年後,麥當勞的套餐便要12599元才買到。
李嘉誠的身家(約2,495億港元)三年後就只有不足二千元的價值。(哈,我户口有比他還要多的錢啊!!!)
在津巴布韋,我想廁紙和銀紙的用途可以交換了。(廁紙做貨幣,銀紙就......)
如此一比,香港的通脹? 真是不值一晒。
19 January 2008
《字花》
剛收到《字花》第十一期,驚覺第十期的《字花》我只是看了數眼就扔到一旁。
要說的不是《字花》沒有吸引力,是她的吸引力實在太大,讓我在考試期間也將時間乖乖奉獻。本來應放在筆記上的視線,被《字花》封面上那個作吶喊狀的女孩吸引過去了。要不是人總須要吃飯,或者《字花》已侵佔了我整個study leave了。
朋友或者還未知道《字花》是甚麼,也就讓我在這裡介紹一下。其實《字花》是一本已有一定名氣的文學雜誌,由一班年輕作家如謝曉虹、袁少昌、鄧小樺等一同編輯泡製的雙月刊。雜誌內容豐富,除了文學作品如小說散文新詩作主打外,還有文學批評、漫畫、書本介紹等。由於雜誌由不同人士的作品結集而成,整本雜誌充滿著不同的風格,可以敢說總有一些合你口味(除非你是完全抗拒文字的人吧,又或是說你可以從《字花》拾回對文字的興趣)。
有人認為文學遙不可及,傷春悲秋的詩詞歌賦與他們無關,事實上文人只是以他們比一般人更強的生命觸覺通過文字將生活裡的感情表現出來,柏拉圖說過:「如果將詩人的感情從詩中都抽取出來,我敢說那些東西我們都看過。」雖然柏拉圖這句說話的本義是要貶低文學的價值,但現在就容我斷章取義,這說明大部分的文學作品的題材都取自生活,文學的作用是要擴大我們的觸覺,從我們平日忽略的角度去看生活。文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文學。
接觸文學正正就是生活拾遺的過程,也就是我們《拾‧圓》的基本。
閱讀甚麼雜誌也好,都離不開選擇,《字花》也不例外。我喜歡散文小說,專挑那謝曉虹韓麗珠王貽興的讀,喜歡新詩的,可挑陳滅來讀。就是一大班年輕的作家群,令到讀者有多元化的選擇權。
很值得一提的是《字花》有一個供讀者投稿的平台,叫「植字練習」,有興趣小試牛刀的朋友不妨試試,而且在《字花》中你或者可以看到文壇的明日巨星今天稚嫩的作品!
三十元有找的價錢買得一本這樣高質的文學雜誌,我在這裡衷心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朋友有興趣甚至可以先向我借閱啊!
18 January 2008
The best way to help Tin Shui Wai.....
I have read this piece of news on the SCMP. Really interesting one, especially it's in english. I don't know if the Chinese paper has reported it. So I would like to share it here.
Change of fortune all in a name for Tin Shui Wai
Albert Wong Jan 18, 2008
It's a town trapped in a cycle of poverty but Tin Shui Wai may get a chance to break down the walls - in its name at least.
Lawmaker and Heung Yee Kuk chairman Lau Wong-fat yesterday came up with one way to boost the economically depressed town: change its name to something more auspicious.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in Legco by another Heung Yee Kuk member, Cheung Hok-ming,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had rattled off a number of policies to revive Tin Shui Wai, which has been dubbed the "city of sorrow".
But Mr Lau said residents had been equally concerned about the name of the town. The word "Wai" means "encircled", so its name made the new town look, feel and sound like a "walled city", he said.
Quoting the Chinese saying "No need to fear being born on a bad date, but fear most being given a bad name"(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 Mr Lau said: "What I want to ask is whether the chief executive will actively seek to change the name?"
He pointed out that Hong Kong place names had been changed in the past because of their inauspicious sounds.
Not only does "Wai" give the impression its residents are walled in, but "Shui Wai" suggests stagnant water, which under fung shui principle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someone to prosper.
"How do you expect the residents to enrich themselve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asked Mr Lau, who would seem to be knowledgable of such matters, given his auspicious name. "Lau" suggests a flowing stream, and "Wong" and "fat" invoke royalty and prosperity.
He suggested holding an open competition to come up with a new name - and said he would try to submit some names.
Mr Tsang replied: "Tin Shui Wai was named by the people of New Territories. But of course, if Mr Lau, as a respected elder of the New Territories thinks we should change the name then we can actively consider this question."
After the legislative session, Mr Lau said he had raised the matter to lighten the mood of the chamber. "But of course, I wouldn't have made such a suggestion, unless residents really felt concerned about this."
Hong Kong place names have been changed in the past because of their inauspicious sounds. Lok Fu was previously "Lo Fu Ngam" - which sounds like Tiger Rock, considered fearful by some residents - while the characters for Tiu Keng Leng were changed so as not to sound like "Hills of Hanging Neck".
(an extract from scmp.com)
Fed and Bernanke
Here is a well written article about Ben Bernanke (the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and Federal Reserve from New York Times. It tell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ed and Bernanke. Also some relations between Bernanke and the Fed before he filled the position of Greenspan. And a huge part of the article is discussing how Bernanke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now, which is mainly stemmed from the subprime mortage problem. It would tell u how difficiult is the sitution he facing. And by mentioning some of the work of his precedents, it described what's the job of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is and how Ben has done his work.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opics like subprime crisis or history of the Fed. This one is worth reading. This article is written in plain English, which I mean no any technical economics terms are used. Nonetheless, given that it's quit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so it's a lengthy one. (I have spent two and a half hours on it, though I was chat on msn when I was reading it) Also, as it is an article from New York Times, I think a dictionary will be useful to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