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認為說話是一件簡單的事,能像政客般句句贏得無數掌聲者,更加是天賦加上特訓的成果。
話說得動聽,使聽眾們陶醉於那旋律般的聲線之中;話說得語無倫次,使人頭暈轉向,聽得辛苦之餘心裏也緊張。雖然後者大有人在,但人們不應基於這個理由,因而剝奪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
自己的「潛水」期很漫長,當同學們知道口中所謂九七年是公元一九九七年時,我仍然深信這個世界只有九十七年的光影,那麼很多公公、婆婆也較地球老啊﹗Silly me……因為自己對外界接觸,或許嘗試接觸的動機不強,所以對很多事物都不聞不問,甚至乎連第一次坐飛機的恐懼(或興奮)也無影無蹤。
長輩鼓勵小朋友要多讀書,而我只會對百科全書的圖片有興趣,其餘時間不是聽錄音帶講故事便是電視早餐、午餐、晚餐及常餐。
是甚麼令我感到存在,開始與這世界連繫呢?並非笛卡兒的「我思」,而是「慎字故我在」。
來到香港,被父母安排在一間佛教小學讀書。開始時,除了自己名字、「馮老師」、校長、一二三四五等之外,甚麼字也不懂了。第N天上課,排隊去禮堂周會時,聽後面的同學說「行啦﹗」,還加上背後一掌推來。回到家問爸爸,才明白「行啦」原來意謂走快些。也許這是我第一個自己學曉的中文字,從第N+1天開始,我便差不多每天都對人說「行啦﹗」,又真的會使人步行向前,中文is wonderful﹗
但往後可以學到的字,十分奢侈地少,可能是來來去去都是與同學說的日常用語,加上看卡通片多新聞報道少,對中文字的認識有限。和朋友玩遊戲,出IQ題,聽完答案也騷頭示意不懂便可見一斑。奇怪地書是讀到的,因為是文字符號,但永遠也不會知道意思,考試不是填充就是配對,與書中的「圖案」一模一樣,跟本不是考知識,而是考記憶。
吸收最豐厚的,便是從老師口中的教導了。當明白了他們的一字一句時,你便離懂事不遠了,至少我是這樣。你的視線有目標嗎?這是目光。你的耳朵有聽到甚麼嗎?這是聆聽。兩者在乎對字的明瞭。正如朋友說學新語言,一開始便要學當地粗口、潮語,起碼被人罵也知道,認識新朋友可以有話題。
從明白到曉用字,是一段迷失的旅途,過程蜿蜓崎嶇,更會有死胡同。要學說話,便是這樣。能夠有勇氣表達意見者、發問者,難能可貴。面對講者,可會有聆聽的耐性及慎字的目光嗎?相信能夠這樣一生受用不少。
汪洋廢話之中埋藏著鐵達尼:字字珠璣。
17 April 2008
字字珠璣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言簡意深
從來都是文人追求的境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