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arch 2008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 下篇 (by allie)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 上篇 (by allie)


除了政府給予大眾一個「不朽的保證」外,我察覺到我們每日都會接觸到不同的媒介帶給我們的相同訊息:人是會不朽。社會、父母親告訴我們要努力讀書識字,是要使我們自己獲得求生技能,方便自己將來能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所以,讀書識字,是投資未來,是一種對前途有幫助的投資工具。打開報紙雜誌,或走在街上,會發現有很多保險公司試圖說服我們買保險。根據保險公司的說法,買保險是為了「對未來有所保障」。所以,購買保險,也是投資未來,保障自己的一種工具。上述兩個例子說明了我們總是被「不朽」這個意識包圍著,讓我們相信人是會繼續生存,沒有終結的一天。

即使是我們每當新的一年開始時,獲派或是自行購買的日曆和行事曆,也都是在假定人是不朽的。購買新的日曆,或是書寫行事曆時,都是預計自己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如一年)是繼續存活的。這說明了,我們在不經意間,接受了社會灌輸給我們的一種意識:人是會繼續存活下去的,是不朽的一個個體。對於死亡或是不朽的議題,社會都一概不談論,不提及。即使談論,也都是輕描淡寫,或強調即使人的肉體會朽,其靈魂精神也會不朽。

由於社會瀰漫著「不朽」的這個概念,以致於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死亡時,「不朽」與「必朽」這兩個互相矛盾的概念便會發生衝擊。由於一直以來都未曾想像過自己會死亡,一旦死亡降臨到他人身上(亦即是當不朽受到必朽的衝擊時),我們會開始質疑人的壽命的長短,繼而害怕下一個死亡的是自己,於是感到害怕,害怕死亡即將降臨。

然而,一旦不幸的死亡事件發生了,為了抒發心中對死亡的恐懼,人往往會透過儀式去表達內心的情感。透過舉辦追悼會或喪禮等儀式,使人的哀傷和悲傷可得到抒發的途徑。

我們參加喪禮時,可能會認為道士打齋、死者家人燒奚錢、前往喪禮的人上香等等程序只不過是門面化的功夫,既然人都死了,他們大概都不知道生前的親朋好友替他們風光大喪或是寒酸地連喪禮地都不搞,於是認為喪禮不過是「 做給生人看的,不是用來紀念摯親」 。可是,這些看似是表演的打齋超度儀式具有治療人們情緒的含意。從這些儀式中,人的情緒能得到抒發,從害怕、憤怒、不解,轉換成接受、釋然。激動的情緒得而平伏下來。

由於中國傳統一向視死亡為不會公開談論死亡。充滿著未知的,於是為死去的家人籌辦喪禮往往成為在生者對死者感情的抒發途徑。死亡是不能由人所預計或控制的,既然整個社會氣氛都不容許我們事無忌憚地談論死亡,故為了安撫悲痛的情緒,舉行喪禮成為在生者能為死者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也是人所能控制的一件事。透過做一件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我們試圖作自我治療,並且安慰自己,已死者在這世界到達了終點,但同時在另一世界展開新的生活。例如,在佛教的教義當中,人往生後,會入輪迴之道,開始一段新的生命。於是佛教徒會覺得死亡,不過是另一生命的開始,他仍是同一個他,只是他以另一種外貌存在世上。

最後,正如齊格蒙.包蔓在《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 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譯》一書當中指出,人們雖然不能否認死亡是不能逃避的,但他們可以視每一件死亡都是偶然的,特殊的例子。每一件死亡都是特別的原因,如心臟病發作、失血過多、被人謀殺……從沒有人說過,一個人死亡,是因為生命必朽,故此終有一天,人會死掉。由此可見,人總是會從不同方面得到同一個暗示:人是不朽的。

然而,人之所以會害怕死亡,就是因為必朽與不朽兩個對立的意識同時出現,令人無所適從。由於社會一直灌輸其成員不朽的意識,所以一旦死亡(即是朽)出現,人所一直信服的概念便會崩潰,繼而害怕。然而,當明白到朽與不朽在社會上擔當的角色後,我們便可以正視死亡,不再懼怕。



參考書目:
齊格蒙・包曼著 ; 陳正國譯 《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 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譯》
(香港 : 海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