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arch 2008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 上篇 (by allie)

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佛洛依德曾說過,死亡是自然的、難以被否定的、和不可避免的。故此,死亡是在人的生命中一個必經的過程,人無法逃避,或是抗拒死亡。古希臘哲學家依比鳩魯曾這樣提出過:「人類為甚麼會對自身的死亡充滿恐嚇?當死亡一降臨,我便不再存活於此世,所以我永遠也無法經驗到它。我幾乎可以千真萬確地說,我『現在』並不經驗到死亡。那我還憂慮著甚麼?我『現在』為何還要憂慮?」亦即是說,依比鳩魯認為從我們出生至今,都未曾經驗過死亡;然而,一旦死亡降臨,我們便不會存在。所以死亡不會影響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可是,既然明白到人必定有死去的一天,為甚麼我們仍會對這已知的結果存在巨大的恐懼呢?


其實死亡存在我們生活當中。如齊格蒙.包蔓在《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 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譯》一書當中說明,人一旦死亡,「本我」(即是我的自我)就會消失。「本我」消失了,人將無法思考,無法與外界溝通,再也不能和世界有所聯繫。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會消失,甚麼都不會留下。這種感覺得是孤獨的,無法與他人分享,也無法和他人一起承擔。這種孤獨且無助的感覺,正正是死亡之所以令人懼怕的地方


在中國社會,「死亡」是人們避而不談的話題。即使明白到人必會一死,但仍不會主動說起。彷彿不說,死亡就不會降臨。


除了家庭的影響,社會也在在影響我們對死亡的感覺。人之所以對死亡懷有懼意,是因為社會上給予大眾一種「不朽」的觀念。社會試圖告訴每一位成員,社會是不朽(不會消失)的。這使大家都覺得自己和社會一樣,會繼續存在,直到永遠;然而,當我們逐漸年長,我們會察覺到人類,終有一天,會死去,會腐化,會消失在世界之上。一旦意識到人會死亡,會消失,我便明白到人其實是會朽(消失)的。當朽與不朽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意識同時出現,我們感到無所適從,因而對死亡存有巨大的恐懼感。


Effie Bendann(本當)曾作一項研究,指出社會試圖說服所有成員,社會將會保證不朽。於是乎,每位社會成員都被給予了一個不朽的保證。即使社會中有人死去,社會也會根據逝世者的社會價值,頒贈各式各樣的回饋。所以我們周不時都會在新聞報導、報紙雜誌等不同傳播媒界中得知,某某名人逝世,政府當局深感哀傷。為了表揚死亡生前對社會的貢獻,有關當局將會舉行追悼會,並追頒紀念憲章予死者。如在二零零零年的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曾這樣報導:「 二零零零年八月二日,一群聲稱擁有居港權人士於辦公時間過後仍佔據入境事務大樓。當已故梁錦光先生試圖將這群人士移離大樓時,被人淋上大量易燃液體。梁先生雖然察覺自己身處險境,但仍然堅守崗位,阻止襲擊者把液體潑向其他人身上,並奮力保護在場的同僚。其後發生火警,梁先生嚴重受傷,並在九天後因公殉職。梁先生勇敢無私、克盡厥職、捨己救人的行為,堪稱公務員的典範。現追授金英勇勳章,以彰表揚。」 又例如:在二零零七年五月在荃灣電鍍廠大火中殉職的二十七歲消防員黃家熙,獲特區政府 頒發金英勇勳章,以表揚其英勇行為。


這兩個例子都在說明社會試圖說服大眾:社會將會保證不朽即使社會中有人死去(朽),社會也會根據逝世者的社會價值,頒贈各式各樣的回饋,讓市民大眾覺得即使肉體會朽,其靈魂精神也會不朽,讓世人銘記在心


這種悼念方法,除了成為社會對死者的讚許程度的一種指標外,也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即使一個人的肉體消失於世上,腐化了,他在某程度上仍是不朽的、社會仍會千秋萬世的記著他。



-續於為甚麼人害怕死亡? --- 下篇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