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曾經是我的惡夢,這是那是高考經濟……唉,不要提。
這個Sem take了張德勝的course,他在最末一個topic「鄧式社會主義」提到張五常的理論,還推介了《賣柑者言》。話說我屋企好似有(影印版?),不過也懶得找出來了。
既然產權對我course這麼重要,我就在這裏introduce(?)一個概念:「租值消散」。
書中提到一個非洲草原「租值消散」的例子。
作者指出以氣候及土壤而言,這草原很適宜種植大有價值的杏仁樹,但因為草原是公共產,沒有人種植果樹,而是把土地用作畜牧。於是,土地應有的租值就大幅度下降了。
這牽涉到兩個問題:(1) 因為草原沒有界定產權,所以原來的租值被大幅消散了。(2) 但為了使租值不完全消散,所以土人透過改變原來的用途,去使租值不會完全消散。
前者十分簡單,因為土地沒有產權,所以任何人一種果樹,未結果就會被其他人砍去當柴燒。因為在公家地砍樹在非洲是沒有問題的,租值於是消散。
後者卻牽涉一個很有preductive power的論斷。原來某些行為是基於產權不明而出現,所以在產權不明時,我們可以至少知道人可能會改變其用途去滅低其租值的消散。
舉一淺例。話說我妹身處會考危急存在之秋,為了不讓她分心,於是我就不想在她面前玩電腦了。所以我就閂門玩電腦了。但由於使用的電腦的產權沒有界定好,所以呢,我妹有時入房找東西,我就要扮做其他東西,浪費了做電腦的時間,而無人會得益。
1. 由於產權沒有界定。使我有時候要close了遊戲,在我妹在我在的時候,電腦帶給我的價值租散了。
2. 但為了使租值不要消散,所以我就改做其他東西,聽歌、打拾圓post等等,這些都有value,所以我是透過改變用途去使租值不要完全消散。
明白了沒有。
其實我又想到另一產權要點,即所有權問題,張五常分析產權只包括三個部分,使用權、享受其使用的成果權,以及自由轉讓權。而所有權不重要。張德勝教授認為這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的根據,在不影響了公有這共產黨合理化自己的價值泉源,提供了巿場經濟的方向。
用我這個例子,就是:電腦是父親買的,但產權的界定等等,即此三部分的界定,不用與所有權有所牽連。
20 April 2008
游走在張五常與張德勝之間
17 April 2008
字字珠璣
從來不認為說話是一件簡單的事,能像政客般句句贏得無數掌聲者,更加是天賦加上特訓的成果。
話說得動聽,使聽眾們陶醉於那旋律般的聲線之中;話說得語無倫次,使人頭暈轉向,聽得辛苦之餘心裏也緊張。雖然後者大有人在,但人們不應基於這個理由,因而剝奪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
自己的「潛水」期很漫長,當同學們知道口中所謂九七年是公元一九九七年時,我仍然深信這個世界只有九十七年的光影,那麼很多公公、婆婆也較地球老啊﹗Silly me……因為自己對外界接觸,或許嘗試接觸的動機不強,所以對很多事物都不聞不問,甚至乎連第一次坐飛機的恐懼(或興奮)也無影無蹤。
長輩鼓勵小朋友要多讀書,而我只會對百科全書的圖片有興趣,其餘時間不是聽錄音帶講故事便是電視早餐、午餐、晚餐及常餐。
是甚麼令我感到存在,開始與這世界連繫呢?並非笛卡兒的「我思」,而是「慎字故我在」。
來到香港,被父母安排在一間佛教小學讀書。開始時,除了自己名字、「馮老師」、校長、一二三四五等之外,甚麼字也不懂了。第N天上課,排隊去禮堂周會時,聽後面的同學說「行啦﹗」,還加上背後一掌推來。回到家問爸爸,才明白「行啦」原來意謂走快些。也許這是我第一個自己學曉的中文字,從第N+1天開始,我便差不多每天都對人說「行啦﹗」,又真的會使人步行向前,中文is wonderful﹗
但往後可以學到的字,十分奢侈地少,可能是來來去去都是與同學說的日常用語,加上看卡通片多新聞報道少,對中文字的認識有限。和朋友玩遊戲,出IQ題,聽完答案也騷頭示意不懂便可見一斑。奇怪地書是讀到的,因為是文字符號,但永遠也不會知道意思,考試不是填充就是配對,與書中的「圖案」一模一樣,跟本不是考知識,而是考記憶。
吸收最豐厚的,便是從老師口中的教導了。當明白了他們的一字一句時,你便離懂事不遠了,至少我是這樣。你的視線有目標嗎?這是目光。你的耳朵有聽到甚麼嗎?這是聆聽。兩者在乎對字的明瞭。正如朋友說學新語言,一開始便要學當地粗口、潮語,起碼被人罵也知道,認識新朋友可以有話題。
從明白到曉用字,是一段迷失的旅途,過程蜿蜓崎嶇,更會有死胡同。要學說話,便是這樣。能夠有勇氣表達意見者、發問者,難能可貴。面對講者,可會有聆聽的耐性及慎字的目光嗎?相信能夠這樣一生受用不少。
汪洋廢話之中埋藏著鐵達尼:字字珠璣。
11 April 2008
批判思考的迷思
現代人想說批判思考 (critical thinking),認為批判思考為現代人的特質。這實在呼應資本主義下人的孤獨。
批判思考,是一套拆解的過程,用社會學的術語,就是debunking。事實上,任何真實 (fact) 都是建構的(constructed)。人唯一可以知道真實的,只是流變的現象。人是抽象的動物,往往是流變現象,整理出規則。但此規則,是抽象的,而可以是錯誤,因為流變沒有方向性的、充滿偶然的,Nibert不認為世界上有理論,只有觀點 (perspective),就是這個意思。
現實社會最常有的規則,是常識 (common sense),這是一套理解世界的語言。沒有常識,我們不能在現實社會生存。但常識是建構的,是穩定為務,視社會為一成不變的東西。批判思考,主要就是反思常識。
但事實上,任何建設性的理論,以同樣的理論觀點去看,都是把流變思考不變化。所以批判思考,往往不能使人安心立命。因為它將所有令人安心立命的理論解構。
另一方向,若將批判思考視為安心立命的方法,即犯了自我否定的理論。因為批判思考本身就是建構任何穩定的理論,而將批判思考視為穩定理論去看,就是自我否定。這就Peter Berger所犯的謬誤。
9 April 2008
西藏問題
這陣子西藏問題甚囂塵上,不知大家有甚麼看法?以下則是一個旅居加拿大十五年的華人拍的一段短片,我認為大家值得花一花這七分鐘去看一看。(要留意有英文錯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9QNKB34cJo
看完之後大家又有何反應?你覺得他所用來與西藏情況相比的例子用得恰當嗎?
在大家忙考試忙論文忙莊務忙玩的時候,不要忽略世界大事及自己對事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