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除了有自然災難,更是我身心災難的開始。甫放假,身心不知往哪兒放。
在中華兒女呼天搶地救災之際,捐了錢便去參觀香港國際藝術展(HK ART 08)。此為香港首度舉辦的跨國大型藝術展,除了賦予一個商業貿易的平台,更讓港人有國際文化上的接觸和交流的機會。
參展畫廊數目眾多、大小不一。其中滲透了很多近年嶄露頭角的東南亞畫廊,如中東的掛氈、韓國日本的創意小品及中國近代畫。
令到我感興趣的,莫過於首次親身欣賞到不同類型的裝置藝術,以及概念藝術的意念。裝置藝術意在讓欣賞者置身於藝術家所創的環境中,並從自身的角度來審度創作者的意境與空間。概念藝術的冒起則是十分石破天驚,它不僅重新界定了藝術品的定義,亦對近代藝術產生了一股「藝術在心中」的運動。
人們對抽象畫的評價毀譽參半,但從來都不會否定其藝術品的定義,因為凡是抽象難明之畫作,必是藝術﹗它讓不同人產生意想不到的意境,人們從來無須刻意猜度創作者本身的意圖,因為各花入各眼,你不欣賞總會有人欣賞。這種「理性抽象」之物形同很多高深學問般,既深不可測又撲朔迷離,但一樣為世人視之為學問。
但概念藝術可不同了,你從第一眼看了至到有人解釋了,仍會懷疑其作品的藝術定義者,就是概念藝術。Marcel Duchamp 的 Fountain,橫看豎看都是一個尿壼﹗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物件組合,湊合成一個個的藝術品,其抽象程度相比於抽象畫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說到概念藝術,其作品背後當然是有意思可言,但這非得有人落一番功夫追溯不可。概念藝術家嘗試用一種嶄新的方式表達藝術,其中一種就是以 ready-made objects (成品) 來創作。所以你見到每一個垃圾袋、桌椅、汽車甚至尿壼……都可以是一件傳遞創作者訊息的藝術品。
這種「藝術品」要成功,大前提是創作者本身要具備相當份量之餘,還要有一種劃破時代的構想來展現其藝術的特點。否則一件垃圾袋「藝術品」依然是一件垃圾袋。回歸問題的原點,這種成品非創作者所創,又可否稱之為藝術品呢?基於這個問題,概念藝術家本意就想讓大家重新釐定藝術品的定義,即創作意圖為重,創作結果為次。大眾雖然可能不認同這件「藝術品」,但創作者本身無須刻意迎合,因為概念藝術就是要將大眾到牽引到創作者的思路,並非相反,所以知名度的建立是完全擺佈於大眾的心裏,「藝術在心中」也。
回想起各聞名於世的藝術家,很多都擁有一段富戲劇性的一生,其悲蒼壯麗的生命與其畫作互相輝映,這使其有如神來之筆的作品錦上添花。意圖、過程是一個藝術家欲表達的最真切點,但其成品才是欣賞者所吸收到的,當中的落差很多時就要由欣賞者本身去填補,如了解畫者背景等。
藝術的定義廣,但說它表達美總不會有人反對。作品的美與創作者本身的功力有正面關係,在歐洲諸國有很多例證。但背後艱辛的過程無人知曉,若說因為成品有瑕疵而受冷落,這似乎又對創作者的一番心血,如意圖或過程等的糟踐;相反過來,藝術品之所以可以流芳百世,不是靠其永恒的完美嗎?
在導賞時欣賞到本地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蓮花。其中有些是失敗之作,即製作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副產品,仍擺放於成品之中。導賞員解釋,這是因為創作者本身欲將創作的過程完整地展示於人前,聽後有所反思。如果這件作品成功,那成功的是其失敗之作(即意念),還是其成功之作(即成品)?
1 June 2008
看藝術,想藝術
Subscribe to:
Posts (Atom)